早期夏文化

作品数:23被引量:10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方燕明魏继印靳松安李伯谦陈旭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寻根》《瞭望》《民族艺术》《殷都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早期夏文化与早期国家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6期67-68,共2页方燕明 
早期夏文化是夏文化研究中的难题之一,其中既有材料问题也有年代问题。本文从若干概念出发,对早期夏文化研究中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战争与祭祀、治水、考古学文化与族属对应、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等展开讨论,并将早期夏文化置于“早...
关键词:考古学文化 早期夏文化 不平衡性 热点问题 
早期夏文化与早期国家问题初探被引量:1
《中原文化研究》2024年第2期13-22,共10页方燕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研究”(22JJD780006)。
考古学文化所对应的夏文化,即庙底沟二期文化晚期(先夏)—王湾三期文化(先夏与早夏)—新砦期(后羿代夏)—二里头文化(夏中晚期)。中原龙山时代文明化进程加速发展,各种文化逐鹿中原,形成以中原为中心的趋势,由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绵延...
关键词:夏文化 早期夏文化 早期国家 
浅析新砦期与新砦文化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3年第11期6-14,共9页李景山 
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青年课题“新砦—二里头:试论新砦文化的演进之路”(项目批准号:Q2022-13)的支持。
新砦类遗存对于把握龙山—二里头发展脉络、深化早期夏文化认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对这类遗存的认识尚显不足,甚至基础概念方面仍有多种歧见。关于这类遗存主要有“新砦期”和“新砦文化”两种称谓,这两种称谓的提出均为弥补...
关键词:新砦期 新砦文化 新砦遗址 早期夏文化 
早期夏文化和夏初历史被引量:6
《中原文化研究》2021年第1期30-37,共8页魏继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维视域下夏文化形成研究”(19BKG001)阶段性成果。
新砦文化是二里头文化的前身,是豫东地区造律台文化向豫中地区迁移与当地王湾三期文化融合而形成的。在二里头文化为夏代中晚期文化共识的前提下,新砦文化和造律台文化也应为夏族群文化,三种文化属同一谱系。王湾三期文化不是新砦文化...
关键词:新砦文化 早期夏文化 大洪水 启益争位 
新砦文化时期的大洪水与二里头文化的形成被引量:4
《南方文物》2020年第2期31-37,共7页魏继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维视域下夏文化形成研究”(19BKG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嵩山东南麓的新砦遗址第二期文化、洛阳盆地的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之间都发现有异常洪水的迹象。陶器特征和绝对测年显示两地的洪水应为一次。晋南地区、豫西北地区一些龙山文化遗址也发现有此时期的洪水迹象。此次洪水发生在新砦文化...
关键词:新砦文化 大洪水 早期夏文化 
试论早期夏文化的来源
《中原文物》2017年第4期29-37,共9页张贺君 
早夏文化在考古学上表现为新砦期遗存及二里头文化一期遗存,在考察两者文化面貌的基础上,本文对早夏文化的来源区分为主要来源和其他来源。从各遗址内发现的建筑遗存的形制及建造方法、墓葬形制及随葬品组合、灰坑、窑址等遗迹,以及遗...
关键词:早夏文化 文化面貌 来源 
《读<郑州青铜文化研究>——兼答李维明先生对新砦期论证的疑惑》辨正
《殷都学刊》2014年第3期30-32,共3页李维明 
赵春青博士以"旧稿"推出《读<郑州青铜文化研究>——兼答李维明先生对新砦期论证的疑惑》一文,既没有新材料,也没有新的研究成果,反而凸显有失学术严肃。
关键词:新砦期 二里头文化 早期夏文化 
也谈早期夏文化被引量:2
《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3期25-31,41,共8页魏继印 
近年来,在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的观点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之后,对早期夏文化的探讨又成为夏文化研究一个新的焦点。笔者在认真学习各家观点之后,对此问题也产生一些粗略的认识和想法。因此,在这里也就早期夏文化问题谈一谈自己...
关键词:新砦期 夏文化 早期 
三析王城岗城堡遗址被引量:3
《中国历史文物》2010年第2期4-9,共6页董琦 
在未能确切论证王城岗大城面积的情况下,不宜过早地宣布"这是目前在河南境内发现的龙山文化最大的城址"。将文献记载的禹居阳城(或都阳城)与王城岗大城联系起来,还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关于早期夏文化,学术界还存在着很不相同的认识。
关键词:王城岗大城 禹都阳城 早期夏文化 
王湾三期文化的南渐及其相关问题被引量:30
《中原文物》2010年第1期31-38,共8页靳松安 
王湾三期文化早期主要分布于豫中和豫西东部地区,晚期分布地域明显向南扩张,可分为王湾、煤山、杨庄二期和乱石滩四个地方类型,后两个类型系王湾三期文化取代分布于豫南、豫西南和鄂西北地区的石家河文化后形成的,是"禹征三苗"的考古学...
关键词:王湾三期文化 “禹征三苗” 二里头文化 “新砦期”遗存 早期夏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