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引之

作品数:323被引量:28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单殿元赵宣彭慧汪维辉钱宗武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经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公羊傳》“非有即爾”小劄
《中国经学》2024年第1期36-36,共1页王廣佳 
《公羊傳》桓公二年有“器之與人,非有即爾”一説,通行諸本皆然。清代學者對於“非有即爾”看法有二。其所爭者,不過傳文“有”“即”倒置與否耳。王引之以爲傳文有訛,應當改作“非即有爾”。其立論本於何休,何氏注“非有即爾”曰:“即...
关键词:公羊 王引之 改作 
《國語·周語》王引之《經義述聞》商兑
《中国经学》2023年第1期199-212,共14页郭鵬飛 
“王引之《經義述聞》斠正”研究計劃部分成果,計劃得到香港政府研究資助局優配研究金資助(編號:143808)。
《國語》向爲《春秋外傳》,與《左傳》互爲表裏,而韋昭(204—273)《國語注》是權威訓解。清代樸學大盛,高郵王念孫(1744—1832)、王引之(1766—1834)父子爲乾嘉巨擘,其《經義述聞》乃二王經學研究巔峰之作,影響極爲深遠。其中《國語》兩...
关键词:王念孫 王引之 《經義述聞》 《國語》 經學 訓詁學 
孔穎達、賈公彦門闑制度異説辨正
《中国经学》2018年第1期41-58,共18页彭林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儀禮》復原與當代日常禮儀重建研究(14ZDB009)”;特别委托項目“中外典禮制度比較研究”(17@ZH009)階段研究成果。
禮學研究之基礎在名物度數,古制茫昧,書闕有間,糾葛之處,在在多有。如門中之“闑”,是一是二?牽涉門制及兩君朝聘之儀,至關緊要,故歷代經學耆宿,如孔穎達、賈公彦、焦循、王引之、黄以周等輩,悉數裹挾其中,聚訟迭興。近百年來,禮學式微...
关键词:黄以周 朝聘 儀禮 王引之 公彦 正本清源 綜述 
《讀書雜志》“補遺”殘稿校理
《中国经学》2015年第1期181-200,共20页虞萬里 
天津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出版的《稿本叢書》中收有《王念孫手稿》和《讀書雜志補遺》二種。以所收《讀書雜志補遺》校録《手稿》相同條目,可得以下幾點認識:一、所謂《王念孫手稿》和《讀書雜志補遺》皆王壽同觀其自養齋所存其先世和...
关键词:《讀書雜志》 王引之 抄稿 校勘 
高郵王氏《左傳》説商補
《中国经学》2014年第3期7-24,共18页趙生群 
高郵王氏父子是清代學術的重要代表,在中國學術史上具有尊崇地位。王氏父子有關《左傳》之論述,散見於王念孫《讀書雜志》、《廣雅疏證》,王引之《經義述聞》、《經傳釋詞》,語多精覈,至今被奉爲圭臬。然千慮一失,勢所難免。今刺取十九...
关键词:王念孫 王引之 《左傳》 
王引之《經義述聞·春秋左傳》辨正六則
《中国经学》2012年第1期219-228,共10页郭鵬飛 
“王引之《經義述聞》斠正”研究計劃階段性成果,計劃得到香港政府研究資助局優配研究金資助(編號:143808)。
一、僖公十五年:慼憂以重我王引之曰:十五年《傳》:“且晋人慼憂以重我。”引之謹案:重字義不可通。重疑當作動,謂晋大夫反首拔舍以感動我也。杜注不釋重字,《釋文》重字無音,至下句“重其怒”也,始云“重其,直用反”,則此句作動不作重...
关键词:王引之 重字 十五年 
訓詁的虚與實被引量:1
《中国经学》2009年第2期1-24,共24页 石立善(譯) 
本文以“無寧,寧也”這一訓詁爲切入點,分析比較了王引之與鄭玄對於經書中“無某,某也”、“不某,某也”一類詞語解釋的異同。由此發現,王引之具有“虚義”解釋的強烈傾向,而與之相反,鄭玄則始終堅持尋求詞語的“實義”。鄭玄的訓詁注...
关键词:經學史 小學 鄭玄 王引之 王念孫 《經傳釋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