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仪

作品数:210被引量:19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法赵法生桓占伟付林鹏拜根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四川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学术交流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子张威仪修养对早期儒家政治哲学的推进被引量:1
《学术交流》2020年第6期23-34,共12页石超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威仪三千:古典儒学身体政治哲学研究”(18FZX036)。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建构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子张在早期儒典中素有"辟""过""狂"之称。究其根由,在于他临民从政的为学倾向和远大抱负,具体表现为,他在全面继承古代"威仪"之学的基础上将其落实为自身修养的"难能"之"堂堂"。这不仅是子张的为...
关键词:早期儒学 子张之儒 威仪 身体政治 政治哲学 
“仁”之古义:勇壮强力有威仪被引量:9
《学术交流》2016年第10期36-41,共6页石超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身体观视域下的儒家修养论研究"(15CX04133B);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早期儒家‘修身’论研究"(YJ201501025)
"仁"字在《说文解字》中有"■""忎""仁"三种构形,分别对应外在威仪、身心互摄、主体间性三种意象,亦显示了"仁"概念由外而内、由直观而抽象的发展历程,该历程与三种字形在历史上的出现顺序基本吻合。其中,"■"之构形出现最早,属古文,亦...
关键词:威仪 身体观 美且仁 予仁若考 即貌言仁 
儒家“容礼之学”探析被引量:7
《学术交流》2015年第4期13-19,共7页石超 
隶属于儒家"容礼之学"的相关材料可梳理为前孔子时代的"摄威仪"、孔子的"正身观"、子张及其后学的"治法象"。孔子的"正身观"可分作内外两个面相:就内在德行来说,孔子提出以"智、仁、勇"为三"达德"的"君子道";就外在威仪来说,大体可分颜...
关键词: 威仪 法象 孔子 子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