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

作品数:2649被引量:6219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郭凯刘赵淼方正崔晓钰欧阳平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微通道中萃取法分离提取溴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6期730-735,共6页王丹 赵方 于建国 陈杭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8YFC0604800,2018YFC0604802)。
以含溴模拟老卤为原料,基于微化工技术,搭建了毛细管式微通道装置,开展微萃取法分离溴(Br2)的研究。利用量子化学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筛选萃取剂,综合萃取率以及溴损失率,选定正十二烷作为萃取剂。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微萃取过程最...
关键词:微通道 量子化学计算 萃取 正十二烷 提溴 
微通道连续合成UiO-66系列改性MOF材料被引量:10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9年第7期1365-1373,共9页盛炳琛 李从 刘颖雅 王安杰 王瑶 张箭 刘伟旭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16YFE0109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1473017,2137321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批准号:DUT17JC20);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批准号:KF1405)资助~~
采用内交叉指型微反应器连续合成UiO-66材料.连续微通道法强化了物料之间的混合,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晶体产物呈六面体形,粒径在100nm以下.考察了温度、总进料流量和停留时间等条件对合成过程及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温度有助于晶粒...
关键词:金属有机框架 UiO-66 纳米材料 微通道连续合成 
大深宽比微通道热沉流动换热特性数值模拟及优化被引量:4
《低温工程》2018年第6期1-7,共7页肖润锋 侯予 吕坤鹏 杨雪 陈双涛 陈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06169);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计划(613322);固体激光技术重点实验室基金
采用三维CFD模型和一维仿真模型两种方法对大深宽比微通道热沉流道内流体的流动换热进行分析和结构优化。计算得到了微通道内部不同流量下的3种热流极限:蒸干极限、早期临界热流极限、两相临界流(壅塞)极限,以及内部压降、壁温等物性参...
关键词:微通道热沉 极限热流 数值模拟 
微流控技术制备聚酰胺微胶囊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1
《化学工业与工程》2018年第6期20-25,共6页王彦 王靖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2012CB720305)
针对聚酰胺微胶囊的制备,设计制作了简易微通道,以对苯二甲酰氯和1,6-己二胺、二乙烯三胺为壁材,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PVA)为保护胶体,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出单分散(分散系数<5%)聚酰胺微胶囊。所制备的聚酰胺微胶囊的分散系数ε...
关键词:微胶囊 聚酰胺 界面聚合 微通道 
可压缩容积对内肋阵列微通道流动沸腾不稳定性影响被引量:2
《科学通报》2017年第4期312-319,共8页徐法尧 吴慧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36005;515210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720404)资助
实验研究了通道入口上游存在不同的可压缩容积条件下,水力直径为210.4mm的硅基内肋阵列微通道内去离子水流动沸腾不稳定性,实验采用的内肋结构为圆形叉排内肋阵列.实验过程中,实验段加热功率保持恒定,采用逐渐减小去离子水质量流量的方...
关键词:微通道 内肋阵列 不稳定性 可压缩容积 流动不稳定起始点 
基于阵列微通道的电磁成形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年第1期198-203,共6页赵庆娟 徐杰 单德彬 郭斌 
国家"973"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2012CB934100);国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1375113)
基于ANSYS有限元模拟平台,建立箔板电磁微成形有限元模型,开展阵列通道电磁微成形过程的有限元模拟分析,获得均匀压力线圈电磁力分布规律及箔板电磁微成形过程中零件不同区域典型点动态响应过程.模拟结果显示,电磁微成形过程中均匀压力...
关键词:微成形 电磁成形 阵列微通道 有限元模拟 
微通道过冷沸腾实验研究
《工程热物理学报》2016年第7期1549-1554,共6页王敬韬 周昌宁 王云亭 刘志春 刘伟 杨金国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No.2013CB228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376069)
设计并搭建了以R134a为工质的微通道散热及可视化实验台。对R134a在不同饱和温度、流速、热流密度条件下流经微通道产生过冷沸腾状态时的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壁面过热度,质量流速对热沉换热系数和压降的影响,通过结果分析,...
关键词:R134A制冷剂 微通道 过冷沸腾 可视化 
微通道内反应流体粘性指进的数值研究被引量:8
《计算物理》2016年第1期30-38,共9页雷体蔓 孟旭辉 郭照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25024);国家重大基础研究专项基金(2011CB707305)资助项目
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数值模拟化学反应中混溶流体在微通道中的粘性指进现象.模拟采用单浓度变量的双稳态化学反应模型,重点研究指进的形态位置随化学反应速率和稳态浓度参数(即无化学反应发生的界面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反应速...
关键词:格子BOLTZMANN方法 粘性指进 化学反应 
入口流动方式对双层微通道热沉传热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中国科技论文》2015年第17期2050-2053,2058,共5页翟玉玲 夏国栋 杜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60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11CB710704)
提出了双层微通道热沉两种新的流动方式,逆流CB-DL(逆流B形式)与逆流CC-DL(逆流C形式),并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这两种流动方式对热沉整体温度分布及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流动方式顺流P-DL与逆流CA-DL对比,采用CB-DL流动方式时,...
关键词:强化传热 双层微通道热沉 流动方式 热阻 泵功 
微通道热沉对流传热理论模型及实验被引量:2
《航空动力学报》2015年第9期2108-2114,共7页翟玉玲 夏国栋 蒋静 李云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60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71070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3142004);北京工业大学博士生创新奖学金
用理论及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微通道热沉流动与传热特性.首先,总结并提出了微通道热沉对流传热的理论模型;然后,实验测量并计算了微通道热沉的压降及努塞尔数,其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平均误差在10%左右;最后,分析了不同雷诺数及...
关键词:微通道 对流传热模型 强化对流传热 流动特性 热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