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细构造

作品数:39被引量:12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孙柏年肖良吴靖宇李相传解三平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古生物学报》《航空精密制造技术》《海洋地质》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华北克拉通南缘古元古代晚期汝阳群微体化石及其古环境意义:来自微细构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的证据被引量:5
《地球科学》2021年第11期4072-4083,共12页李猛 王钊飞 姚志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602005);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2019-JC-QN-2490);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s.DD20190065,DD2016002)。
华北克拉通南缘古元古代晚期汝阳群白草坪组页岩中产出大量的具刺和细网状纹饰的球形疑源类,其中以Shuiyousphaeridium macroreticulatum与Dictyosphaera macroreticulata化石标本最具代表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光学生物显微镜对其...
关键词:汝阳群 白草坪组 微体化石 生物标志化合物 古元古代 古生物学 
甘肃马鬃山地区早白垩世Carpolithus化石的研究被引量:2
《地质学报》2021年第5期1400-1413,共14页李爱静 惠建国 马国荣 王森 张静 雷向通 杜宝霞 
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项目(编号2019QZKK07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072014、41872010);中央高校基础研究经费项目(编号Lzujbky-2019-45)联合资助的成果。
甘肃马鬃山地区早白垩世地层发育,富含植物化石,但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本文综合多种方法对甘肃马鬃山地区下白垩统赤金堡组所产出的裸子植物种子化石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及解剖学研究。利用体式显微镜及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对其形态特...
关键词:Carpolithus 早白垩世 形态特征 微细构造 马鬃山 
植物化石角质层分析实验技术总结及探索被引量:3
《地质学报》2020年第8期2476-2486,共11页王雪莲 熊聪慧 孙柏年 吴靖宇 杜宝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2008,41972010);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63117);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ZDKFJJ2018050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lzujbky-2018-it19)联合资助成果。
植物化石角质层的微细构造特征是植物化石重要的鉴定和分类依据之一,同时也是获取地质历史时期气候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保存有角质层的植物化石,如何更好的获取角质层特征,选择合适的实验技术尤为重要。本文采用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法,...
关键词:植物化石 微细构造 王水+次氯酸钠浸解法 次氯酸钠浸解法 硝酸浸解法 
从一个典型矿芯断面综合分析黔西南凝灰岩型金矿微细构造与金成矿关系被引量:1
《西部探矿工程》2018年第8期120-122,共3页刘锐 钟祖峰 杨洪森 崔登伟 
在收集黔西南凝灰岩型金矿理论研究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岩性岩相特征、岩矿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金矿成矿作用及其成矿物质来源基础上开展盘州架底金矿钻孔矿芯典型断面微细构造特征与凝灰岩型金矿金富集的相互关系,获得...
关键词:架底金矿 微细构造 成矿关系 盘州 贵州 
甘肃永昌早二叠世两种科达叶的微细构造及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被引量:2
《微体古生物学报》2015年第3期243-254,共12页王浩飞 王文佳 李瑞云 徐小慧 杨国林 王瑾 孙柏年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项目(批准号:No.2012CB822000);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批准号:No.20120211110022)资助
角质层微细构造是鉴定植物属种的重要特征之一,近年来又在古气候恢复中得到广泛应用。从甘肃永昌下二叠统采获了角质层保存较好的两种科达叶化石,详细分析了表皮微细构造特征,并结合其外形特征进行了属种鉴定:其中一种鉴定为淮南科达(Co...
关键词:科达叶 角质层构造 早二叠世 古大气CO2 甘肃 
阿里山根节兰根菌结合体之微细构造及内生菌
《台灣生物多樣性研究》林瑞進(Lei-Chen Lin) 林育慧(Yu-Huei Lin) 
阿里山根节兰为台湾特有种植物;本研究所采之样本在根菌结合体中所诱导纯化之4株内生菌,经分子生物监定分别应属於Sordariomycetes、”Neonectria”和”Xylaria”菌株。另於根菌结合体可观察到肿大及其表面有稠密的菌丝覆盖;利用电...
关键词:內生菌 阿里山根節蘭 蘭花菌根 微細構造 
日本九州工大:用新型微细构造将IGBT电流密度提高一倍
《半导体信息》2013年第2期14-15,共2页赵佶 
硅(Si)功率元件虽然价格便宜,但性能方面的上升潜力比以前要小了。其中,在600V以上耐压下使用的IGBT,其性能的改善和提高量产性开始遭遇极限。在性能方面逐渐触顶的方面是如何降低导通电阻和提高电流密度。量产性方面,也难以采用直径超...
关键词:电流密度 导通电阻 IGBT 功率元件 提高量 微细化 热处理工序 载流子密度 日本九州 基板 
克氏蛤化石奇特的微细构造
《化石》2012年第1期7-9,共3页王檀 李国山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上,曾经发牛过多次生物灭绝事件。其中,二替纪与三叠纪之交的生物灭绝事件被认为是显生宙海洋无脊椎动物最大的灭绝事件,导致了大约95%以上的海洋物种的消失(Erwin,1994)。这一灭绝事件标志着长约2.9亿年之久...
关键词:微细构造 生物灭绝事件 海洋无脊椎动物 克氏蛤 化石 地质历史 事件标志 地质事件 
辽宁阜新早白垩世几种松柏类化石微细构造及地质意义被引量:5
《高校地质学报》2010年第3期327-338,共12页杜宝霞 闫德飞 孙柏年 邓胜徽 解三平 温雯雯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6CB701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2012);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lzujbky-2009-69)联合资助
采集了辽宁阜新盆地下白垩统的3种松柏类植物化石,分别为Cephalotaxopsis haizhouensis Shang,Elatocladus cf.dunnii Miller et Lapasha和Elatides harrisii Chow。对三者的表皮微细构造进行了详细研究,其中Cephalotaxopsis haizhouen...
关键词:化石松柏类 微细构造 早白垩世 古气候 阜新 辽宁 
云南保山上新统前灰背栎Quercus presenescens角质层特征及古气候意义被引量:7
《古生物学报》2009年第4期654-661,共8页李娜 孙柏年 吴靖宇 闫德飞 肖良 戴静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701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2012;40772012)资助项目
在云南保山羊邑煤矿上新统羊邑组发现了一栎属高山栎组植物压型化石,根据叶形态和表皮微细构造特征,将其鉴定为前灰背栎(Quercus presenescens Z.K.Zhou)。该标本具有之字形中脉,叶最宽处形成一矩形区域,叶缘略反卷的特征,与已报道的前...
关键词:前灰背栎 化石角质层 微细构造 古气候 上新统 云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