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罗马

作品数:311被引量:30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令云羽离子陈志强杜学书顾剑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商丘师范学院甘肃省博物馆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拜占庭帝国初期的“欧洲”
《历史教学(下半月)》2025年第2期5-10,共6页陈志强 
拜占庭帝国,也称东罗马帝国,从这个称谓便知该帝国是从晚期罗马帝国发展而来的,在很多方面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尤其在政治上沿袭了帝国中央集权制,并进一步发展为皇帝专制统治为核心的帝国。在深入探讨前,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拜占...
关键词:拜占庭帝国 中央集权制 时空概念 专制统治 晚期罗马帝国 边界线 东罗马帝国 欧罗巴 
拜占庭建筑:“洋葱头”穹顶的功能与意义
《艺术品鉴》2024年第12期30-35,共6页佳兰 关月 
古罗马疆域很大,公元395年,随着君士坦丁大帝的去世,古罗马帝国分裂成以罗马为帝都的西罗马和以君士坦丁堡为帝都的东罗马(拜占庭)。而古罗马所信奉的基督教也产生了教派分裂,东罗马信奉东正教,西罗马信奉天主教。公元479年西罗马被日...
关键词:东正教 古罗马帝国 拜占庭建筑 东罗马 拜占庭帝国 君士坦丁大帝 洋葱头 天主教 
“中国意识”是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所在——以《拜占庭:东罗马帝国文学史》的写作为例被引量:1
《外国文学研究》2024年第5期19-23,共5页刘建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拜占庭文学的文献翻译与文学史书写”(18ZDA287)。
从操作层面而言,建设中国的外国文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前提和关键在于首先要树立起“中国意识”。所谓“中国意识”,就是从中国的现实需要出发来提出问题和选择研究对象,着眼于获得有助于中国文学建设的经验教训,还可以洞悉国外学者在一些...
关键词:中国意识 自主知识体系 拜占庭文学 
论陕西西安贾里村新出土石人俑的形象来源
《收藏家》2024年第6期36-42,共7页史晟 赵巧 
陕西西安贾里村唐墓中出土一尊石人俑,形象较为特殊。其头发微卷,额间束有红色布带。人俑发型一般会保留族群的特征。通过与同类唐俑比较,可以发现该石人俑并非汉人形象,应为外来形象。本文通过搜集中西方与之相似的文物、壁画等资料,...
关键词:唐代 石人俑 胡人 东罗马 
社科新书
《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黑暗时代(476-918):欧洲夜幕闪现文明曙光》[英]查尔斯·欧曼著;朱雨辰译.公元前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黑暗时代”(中世纪)即将开启。然而,这个时代并不像后世描述的那般一片黑暗,许多变革仍在发生,新的强大帝国相继出现:东罗...
关键词:西罗马帝国 黑暗时代 法兰克 东罗马帝国 中世纪 欧洲 
国家海洋博物馆收藏的波斯萨珊王朝钱币
《中国钱币》2023年第4期63-67,共5页袁超 仇若琳 杨恒 
波斯萨珊王朝地处中东,公元224年第一任国王阿尔达希尔一世(ArdashirⅠ,224-240年在位)推翻安息王朝在伊朗高原西部建国,历时四个多世纪,与东罗马帝国和印度地区的贵霜王朝并立,国力强盛,影响力及至中国、印度、欧洲乃至非洲等地,除陆...
关键词:萨珊王朝 贵霜王朝 海上丝绸之路 伊朗高原 陆上丝路 阿尔达希尔一世 东罗马帝国 钱币 
东罗马间谍窃取了蚕种吗?
《财新周刊》2023年第18期76-76,共1页罗新 
研究者普遍把这个故事当传说,并不据以论证拜占庭何时及如何获得蚕丝技术。何况这个窃运蚕种的故事得不到蚕丝技术考古学研究支持.
关键词:考古学研究 拜占庭 蚕种 蚕丝技术 故事 
拜占庭建筑
《上海集邮》2022年第11期38-40,共3页黄山 
公元395年,罗马分裂成东罗马和西罗马两部分。皈依基督教的东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古城拜占庭,并改名为新罗马,后人称拜占庭为君士坦丁堡。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时代,但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帝国,依然繁...
关键词:拜占庭帝国 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建筑 西罗马 奥斯曼帝国 君士坦丁大帝 东罗马 16世纪 
试论哥特人签署382年和约的原因
《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22年第8期3-8,共6页董晓佳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晚期罗马帝国与周边‘蛮族’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9ASS002)阶段性成果。
公元378年,罗马帝国皇帝瓦伦斯在与哥特人的战争中战死于亚德里亚堡。经过三年多的战争,继任的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于382年与哥特人缔结和约。促成哥特人同意缔结和约的外部因素在于,哥特人所面临的战略环境在380年后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
关键词:东罗马帝国 哥特人 狄奥多西一世 382年和约 
试论哥特人签署382年和约的原因
《历史教学(下半月)》2022年第5期19-24,共6页董晓佳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晚期罗马帝国与周边‘蛮族'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9ASS002)阶段性成果。
公元378年,罗马帝国皇帝瓦伦斯在与哥特人的战争中战死于亚德里亚堡。经过三年多的战争,继任的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于382年与哥特人缔结和约。促成哥特人同意缔结和约的外部因素在于,哥特人所面临的战略环境在380年后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
关键词:东罗马帝国 哥特人 狄奥多西一世 382年和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