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管束性状

作品数:15被引量:11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正进徐海朱春杰王嘉宇郭艳华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北方水稻》《种子》《作物学报》《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杂种优势群玉米茎秆维管束性状比较分析被引量:5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14-20,56,共8页王越 李小雨 李青青 王海颖 郭晋杰 
河北省玉米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团队(21326319D);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北项目区发展基金(JY20190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300501);河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9106).
玉米茎秆维管束是玉米营养运输和抗倒伏的关键影响因素,本研究以198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杂种优势群玉米茎秆维管束相关性状的差异,并对结果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玉米自交系中,单个小维管束面积及单个大维管束面积...
关键词:玉米 茎秆维管束 杂种优势群 差异分析 
减氮对辽粳5号/秋田小町RIL群体茎秆维管束、穗部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被引量:4
《作物学报》2021年第5期964-973,共10页程艳双 胡美艳 杜志敏 闫秉春 李丽 王祎玮 鞠晓堂 孙丽丽 徐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100502);辽宁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9JH1/10200001);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1-11)资助。
以辽宁稻区典型的直立穗型品种辽粳5号与日本典型的优质米品种秋田小町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bination inbred lines, RIL)为试材,在高氮和低氮2种施肥模式下种植,调查RIL群体茎秆维管束、穗部和产量性状,分析减氮对三者的影...
关键词:减氮 茎秆维管束性状 穗部性状 产量 
籼粳稻维管束性状关系研究被引量:2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年第1期4-6,共3页孙玉友 
选用5份粳稻和4份籼稻材料,对不同品种水稻维管束的数量进行比较研究,同时结合程氏指数调查,探讨了籼稻和粳稻之间的维管束差异。结果表明:籼稻穗颈维管束数明显高于粳稻,其大维管束效率较高;籼稻的穗颈维管束数与穗一次枝梗数之比(V/R...
关键词:水稻 维管束性状 大维管束效率 
玉米维管束性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玉米科学》2011年第3期148-152,共5页王娜 李凤海 王志斌 周宇飞 史振声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2A12);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92103120009)
回顾玉米叶片、果穗、茎秆中维管束的生长发育、解剖结构、功能及其对环境条件响应的研究进展,探讨维管束特性与光合效率、子粒形成、逆境生理等方面的关系,并对玉米维管束研究未来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玉米 维管束 源库学说 
籼粳稻杂交后代倒二节间维管束性状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北方水稻》2010年第3期4-8,共5页李质斌 徐海 徐正进 
以典型籼稻七山占和典型粳稻秋光所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材,对维管束性状与穗部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倒二节间大维管束韧皮部面积与颖花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大小维管束数、大维管束韧皮部面积与一、二次枝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水稻 倒二节间 维管束性状 穗部性状 
籼粳稻杂交后代群体形态分化与遗传分化的比较被引量:9
《中国水稻科学》2009年第3期323-326,共4页毛艇 徐海 郭艳华 朱春杰 陈凯 王嘉宇 徐正进 
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09CB126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71468);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2006R48)
以典型籼稻七山占和典型粳稻秋光构建的F8、F9重组自交系为试材,研究表型性状所揭示的形态分化与籼粳特异SSR标记所揭示的遗传分化差异,探讨维管束性状与形态分化和遗传分化的关系。形态分化和遗传分化所揭示的群体后代籼粳属性均呈偏...
关键词:水稻 重组自交系 程氏指数 维管束性状 微卫星标记 
水稻籼粳交后代亚种特性的变化及其与维管束性状的关系被引量:2
《种子》2008年第3期1-4,8,共5页郭艳华 徐海 朱春杰 徐正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370866);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20050157001)
以七山占/秋光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材,研究亚种特性的变化及其与维管束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籼粳交后代亚种特征性状、维管束性状都呈现连续变异,表现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籼粳交后代程氏指数与大小维管束比,大维管束比的相关达到极显...
关键词:水稻 籼粳杂交 亚种特征性状 维管束性状 籼粳亚种分类 
籼粳交重组自交系亚种属性判别及维管束性状的变异被引量:8
《中国水稻科学》2007年第6期619-624,共6页朱春杰 徐海 郭艳华 王嘉宇 刘宏光 徐正进 
国家948计划资助项目(2004023);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50157001)
以典型籼稻七山占和典型粳稻秋光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程氏指数法和维管束分类性状分别对其不同世代(F6和F8)群体进行籼粳亚种属性判别。发现群体表现为中间类型占优势的偏粳分布,具有明显籼粳亚种间差异的维管束性状在...
关键词:水稻 重组自交系 分类 维管束性状 亚种属性 
籼粳稻杂交后代维管束性状与穗部性状的关系被引量:7
《华北农学报》2007年第5期8-14,共7页陈书强 徐正进 陈温福 徐海 刘宏光 朱春杰 王韵 王嘉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866);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50157001)
以籼稻中优早8号和粳稻丰锦杂交育成的重组自交系F6代群体为试材,研究了水稻维管束性状与穗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穗颈和倒二节间大小维管束数、大维管束效率和一次枝梗效率与一二次枝梗数、一二次枝梗总长度、一二次枝梗实粒数...
关键词:水稻 籼粳稻杂交 维管束性状 穗部性状 大维管束效率 一次枝梗效率 
水稻维管束性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467-471,共5页荆彦辉 徐正进 
对近年水稻维管束性状的遗传、解剖结构、微细解剖结构和运流机能及亚种分类、生长发育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 ,对水稻超高产育种中“流”限制因子问题 ,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水稻 维管束性状 遗传 解剖结构 微细解剖 运流机能 亚种分类 生长发育影响 育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