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变法运动

作品数:109被引量:3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安东强刘锦涛孙广勇颜廷亮尚代贵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近现代出版文化第一人——张元济
《中关村》2023年第2期106-107,共2页薛柏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中国近代著名的出版家、教育家、公共图书事业的先驱。他早年参加维新变法运动,政变失败后南下上海,出任南洋公学总理。1902年加盟商务印书馆,先后担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总经理、监...
关键词:张元济 南洋公学 出版家 维新变法运动 商务印书馆 中国近现代 浙江海盐 印刷所 
关于谭嗣同思想的探究
《新丝路(下旬)》2022年第5期0190-0192,共3页陈雯雯 
文章着重研究谭嗣同的思想,从其著作《 仁学》 出发,研究“仁学”的创新思想,以及通过研究其变法思想深究谭嗣同的殉难精神,同时通过吸收各教教义的哲学思想,通过研究谭嗣同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游学经历探究其思想的构成。
关键词:《仁学》 谭嗣同 维新变法运动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一处“闲笔”的审视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期155-156,共2页樊琳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人教版必修1新课程教材的保留篇目,虽然题为记一次演讲,似为记事,实是写人,通过描写梁任公先生的一次精彩演讲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既然如此,文章开篇介绍梁启超先生时,为什么宕...
关键词:《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维新变法运动 新课程教材 梁任公 梁启超先生 闲笔 人教版 成就与贡献 
怎样评价康、梁成戊戌变法中的作用?
《读书文摘》2020年第11期20-24,共5页解玺璋 
2018年是戊戌维新变法120周年。120年前的6月11日(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夏历四月二十三日),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是为百日维新变法的开始。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维新变法运动,“不甘作亡国之君”的光绪皇帝是这场运动的直接发动者与实际决...
关键词:光绪二十四年 光绪皇帝 戊戌变法 戊戌维新 百日维新 维新变法运动 慈禧太后 训政 
图书馆的由来
《意林(少年版)》2020年第5期57-57,共1页李学朴 
“图书馆”一词直到清朝末年才正式使用,维新变法运动之后,许多学堂、报馆、书局纷纷设立藏书室,传播新思想。1904年,浙江进步人士徐树兰捐资建造的古越藏书楼,开创公办图书馆之先河。同年,第一所公共图书馆一湖北省图书馆诞生,它正式...
关键词:京师图书馆 湖北省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 维新变法运动 国家图书馆 古越藏书楼 公办图书馆 徐树兰 
“图书馆”的由来
《当代老年》2020年第1期59-59,共1页学朴 
图书馆是收藏图书,并供人借阅的机构,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图书馆”一词直到清朝末年才正式使用(古代常称阁、殿院等,个别称馆,但并不叫图书馆),维新变法运动之后,许多学堂、报馆、书局纷纷设立藏书室,传播新思想。
关键词:维新变法运动 图书馆 收藏图书 清朝末年 学堂 书局 
梁启超——好儿子、好父亲的典范被引量:1
《少年儿童研究》2018年第12期48-50,共3页洪明 
梁启超(1873~1929年)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又是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伦理学家,他和康有为掀起了一场荡气回肠的清末维新变法运动,他推动了蔡锷等人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推翻袁世凯复辟斗争,他与王国维、陈寅...
关键词:梁启超 儿子 父亲 中国学术史 维新变法运动 社会活动家 伦理学家 政治家 
戊戌变法与北京大学
《文史精华》2018年第13期59-64,共6页彭秀良 
2018年5月4日,北京大学举行了建校120周年校庆纪念大会。根据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60年一甲子,“戊戌”这熟悉的字眼让我们马上联系到120年前那场著名的维新变法运动,而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就是戊戌变法...
关键词:维新变法运动 北京大学 戊戌变法运动 京师大学堂 干支纪年 中国传统 校庆 产物 
改革开放以来的宋育仁研究述评
《当代儒学》2018年第1期206-220,共15页孙卫华 
宋育仁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晚清维新派的著名人物,四川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民国成立后,宋育仁的政治立场和相关思想显得较为落后,尤其在其退隐之后,他逐步被世人所遗忘。改革开放后,宋育仁不断得到学界关注,其研究重心...
关键词:宋育仁 维新变法运动 政治思想 
康有为在桂林的讲学活动及艺术创作
《荣宝斋》2017年第7期256-261,共6页赵晓娇 
二○一五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青年项目<广西石刻书法研究>(PS15011A)
康有为两次到桂宣传维新思想,是研究康有为维新变法运动的重要史料。同时其遗存的四件石刻三件纸质墨迹,对于其碑学思想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物证。康有为在桂林传播的新学思想极大地推动了桂林文化教育从传统走向新时代,影响了很大...
关键词:康有为 桂林 艺术创作 讲学活动 维新变法运动 文化思想史 维新思想 文化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