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洲国

作品数:1431被引量:96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晓丽祝力新付丽颖宋伟宏高乐才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伪满皇宫博物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抗日战争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建设”还是“侵略”:战后日本右翼的“建设东北论”辨析被引量:1
《抗日战争研究》2023年第2期128-138,M0004,共12页孙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近代日本殖民经营中国东北石油工业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1909—1945)”(19BZS118)的阶段性成果。
战后日本右翼分子推出“满洲国兴亡”三部曲,提出“建设东北论”。该谬论称: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是“解放”东北民族,建立“理想国家”,实现“经济繁荣”,“完备”工业体系,“奠定”东北发展基础。实际上,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
关键词:日本右翼 “建设东北论” 伪满洲国 殖民统治 
东京审判中的溥仪作证及其检控价值
《抗日战争研究》2023年第1期132-143,M0004,共13页龚志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罪责认定研究”(19YJC770009)的阶段性成果。
溥仪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检方作证一事为世人熟知,其核心史料保存于国际检察局和苏联伯力档案中。检方原没有将溥仪列为日本侵略“满洲”举证阶段证人的具体计划,直到苏联寄来在伯力对溥仪的讯问记录,才引发检方高度重视。经交涉,检方提...
关键词:东京审判 溥仪 九一八事变 伪满洲国 战争罪行审判 
《李顿报告书》发表后国际联盟促使中日和解的尝试被引量:3
《抗日战争研究》2021年第2期4-22,M0003,共20页马海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李顿调查团与大国博弈研究”(20CZS045)的阶段性成果。
《李顿报告书》发表后,国际联盟根据《国际联盟盟约》第十五条第三项,希望中日两国达成和解。十九国委员会制定了一份决议草案,规定和解工作以《李顿报告书》为基础,邀请美国和苏联成立委员会,与中日两国一起进行谈判,并明确指出不承认...
关键词:《李顿报告书》 国际联盟 十九国委员会 中日和解 伪满洲国 
“传统”的异化:伪满洲国时宪书时间秩序的构造被引量:4
《抗日战争研究》2018年第4期92-104,160,共14页朱文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国时期官定历书研究"(15CZS038)的阶段性成果
伪满洲国成立之后就制定了时宪书,试图通过这种影响广泛的文本塑造自身存在的"合理性"。而伪满洲国的时宪书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既试图接续清代以来历书制作的传统,又不得不顺应民国之后改用阳历的大势,同时将日本的殖民同化构想注入其中...
关键词:伪满洲国 时宪书 时间政治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第一任期内美国对伪满洲国政策的演变被引量:1
《抗日战争研究》2012年第1期14-23,共10页段永富 
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后,通过远东司副司长汉密尔顿1933至1934年远东之行所提交的报告,重估了胡佛政府时期的美国对伪满洲国政策,决定继续实行"不承认主义"。同时,针对1934年伪满洲国出台《石油专卖法》给美国商业利益造成的打击,...
关键词:罗斯福政府 伪满洲国 汉密尔顿 美孚 
伪满体制下宗教团体的处境与应对——以基督新教为例被引量:5
《抗日战争研究》2011年第2期51-59,共9页徐炳三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09CZS015);项目名称:"日据沦陷区政教协同体系的建构:以伪满基督教为研究中心"
东北沦陷时期,日伪政府对基督教的政策日益紧缩,对教会的监控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并在日本教会的协助下重新整合东北基督教体系,将其改造为服务于侵略政策的工具。面对严峻的政治形势,西方传教士持低调忍让的态度,只有涉及原则问题时才进...
关键词:伪满洲国 宗教团体 基督教会 政治处境 
伪满洲国的“国家祭祀”及其日本化被引量:9
《抗日战争研究》2010年第1期77-92,共16页智利疆 
东北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日据东北时期,为了在伪满境内营造出一个万民崇奉的"国家信仰",从而达到钳制民众思想,操控傀儡政权,实现将东北地区在文化上与中国母体彻底剥离等政治目的,日伪当局先后颁布了大量相关法令并辅之以各种行政手段,将伪满"国家祭祀"的基本...
关键词:伪满洲国 日本 国家祭祀 祀孔 国家神道 
《鸦片——日本侵华毒品政策五十年(1895-1945)》
《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2期225-225,共1页
2005年9月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王宏斌著《鸦片——日本侵华毒品政策五十年(1895-1945)》,28万字。该书分七章记述、揭露了日本侵华毒品政策五十年的全过程:毒品的种类与国际禁毒公约,日本对台湾的鸦片“渐禁”政策(1895-1945年...
关键词:日本侵华 毒品政策 鸦片 河北人民出版社 华中宏济善堂 伪满洲国 贩毒活动 华南地区 王宏斌 
伪满洲国劳动界的民族结构和民族间的位置关系被引量:2
《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第1期151-178,共28页尹辉铎 
在分析伪满洲国的民族间的地位关系时 ,有着在满朝鲜人是处于支配民族的日本人和被支配民族的中国人之间的“中间者”或者说是比中国人优越的“二等公民”的说法。这样的论据提示了伪满洲国时期劳动界的民族间的工资差异 ,劳动条件的差...
关键词:伪满洲国 日本 朝鲜人 民族结构 侵略战争 
关于“特殊工人”的若干问题被引量:3
《抗日战争研究》2002年第2期1-24,共24页解学诗 
强制使役华北“特殊工人”是伪满后期四种强制劳动形态中最为残酷的一种。日伪在华北公开推行强制“供出制”等虽略晚于伪满 ,但把抓捕的抗日军民送往东北强迫使之服劳却早已开始。日军竟有大规模的“抓劳工作战” ,并建立诸多战俘训练...
关键词:日军 关东军 抗日 警政 日伪军 伪满洲国 奴隶 战俘 强制 公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