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斑瘰螈

作品数:11被引量:3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禾彩红高登慧谷晓明陈学平姚红艳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四川大学毕节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遗传》《四川动物》《广西林业》《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广西瘰螈
《广西林业》2017年第11期29-29,共1页陈伟才 
广西瘰螈(学名:Paramesotritonguangxiensis),属有尾目蝾螈科物种。据了解,中国有13种瘰螈属物种,其中广西有4种:广西瘰螈、富钟瘰螈、尾斑瘰螈和无斑瘰螈。广西瘰螈和无斑瘰螈为广西特有种。广西瘰螈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
关键词:广西瘰螈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濒危等级 尾斑瘰螈 保护动物 红色名录 脊椎动物 蝾螈科 
尾斑瘰螈泌尿器官的形态组织学观察被引量:2
《四川动物》2014年第4期568-571,577,共5页庭国勋 高登慧 裴占阳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基金项目[黔省专合字(2010)11号]
本文采用组织学和形态学方法对尾斑瘰螈的泌尿器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尾斑瘰螈的泌尿器官主要包括肾脏、输尿管和膀胱。其肾脏为实质性器官,主要由肾小体、肾小管构成;肾实质出现区域分隔,肾小体数量较少,肾小管分为颈段、近曲小...
关键词:尾斑瘰螈 泌尿器官 形态学 组织结构 
尾斑瘰螈主要消化器官组织结构观察被引量:2
《动物学杂志》2014年第1期83-86,共4页禾彩红 高登慧 欧德渊 姚红艳 庭国勋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黔省专合字(2010)11号]
本研究采用组织学方法对尾斑瘰螈(Paramesotriton caudopunctatus)的消化器官进行了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尾斑瘰螈食管较短,胃、肠壁组织结构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小肠前段的黏膜下层缺失。胃黏膜层中有许多胃腺,胃腺...
关键词:尾斑瘰螈 消化器官 组织学结构 
贵州尾斑瘰螈生活习性和形态学观察被引量:2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2年第6期561-564,共4页禾彩红 高登慧 姚红艳 黄璐 赵金璇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黔省专合字(2010)11号]
对贵州尾斑瘰螈的生活习性、外部形态及解剖结构进行观察,以期为保护该物种提供技术资料。结果表明:尾斑瘰螈可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中正常生长,有蜕皮但无繁殖现象;形态特点与瘰螈属其他物种存在明显差别;主要脏器解剖学特征与其他种属差...
关键词:尾斑瘰螈 生活习性 形态学 解剖结构 
尾斑瘰螈种群的D-loop区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6
《动物学杂志》2011年第3期55-63,共9页陈光照 肖羽 陈学平 谷晓明 
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No.黔教科(2007)017);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No.黔科合外G字(2008)700116)
以线粒体DNA D-loop序列为分子标记,研究了采自雷公山和武陵山的尾斑瘰螈(Paramesotriton caudopunclatus)5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获得42个个体mtDNA D-loop区序列,长度为690 bp,其中有30个变异位点,由此定义了13个单倍型。5个种群中未...
关键词:尾斑瘰螈 地理种群 D-LOOP区 遗传多样性 
尾斑瘰螈生态生物学的研究被引量:7
《四川动物》2006年第2期372-373,共2页王延斌 
依据2003年6月~2005年7月对尾斑瘰螈的饲养观测,报道了人工驯养的初步结果,饲养条件下的活动习性、摄食行为、冬眠习性及生殖习性.结果表明,尾斑瘰螈可采用人工饵料异地饲养,且能正常生长发育,不易患病,可安全过冬.可在水内、水外取食...
关键词:尾斑瘰螈 人工驯养 摄食行为 活动习性 繁殖习性 冬眠习性 
重庆地区有尾两栖动物两新记录被引量:5
《四川动物》2004年第3期215-216,共2页谢锋 何学福 温涛 
中科院创新重要方向项目支持 (KSCX2 1 0 3)
中国瘰螈和尾斑瘰螈在重庆市酉阳县境内被发现 ,此两物种为重庆市两栖类新记录。
关键词:重庆地区 两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 瘰螈 尾斑瘰螈 
绿色宝地月亮山被引量:1
《当代贵州》2003年第7期45-45,共1页刘文光 
关键词:生态环境 百岁老人 从江县 国民党 武装起义 山区公路 尾斑瘰螈 红七军 土地改革运动 旅游资源 
尾斑瘰螈夏季生活习性被引量:5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2期21-22,共2页王利民 陈钰伟 
对雷山县的莲花、大塘、西江等处的实地观察 ,报道了尾斑瘰螈夏季的栖息环境。
关键词:尾斑瘰螈 夏季 生活习性 栖息环境 捕食行为 
尾斑瘰螈的核型和C带研究被引量:7
《遗传》1997年第1期13-15,共3页谷晓明 高晓冬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
用常规Giemsa染色和BSG技术研究了尾斑瘰螈的核型和C带。该螈的染色体数为2n=24,包括9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3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Nos.7、10、11);BSG显带处理后全部染色体都显示了弱的着丝粒带,同...
关键词:蝾螈科 尾斑瘰螈 C带 染色体组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