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

作品数:839被引量:1647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思超马晓北郭选贤肖照岑岳冬辉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温病条辨》与《伤寒论》用药传承关系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5年第1期60-64,共5页王桐 夏淑洁 王洋 米丽芬 沈姗怡 江铭倩 李灿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204977);福建中医药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培育项目(XQC2023002)。
目的通过《伤寒论》《温病条辨》中所用方药分析二者之间在用药方面的传承关系。方法选用《伤寒论》及《温病条辨》上、中、下三焦篇中所用方剂,建立方药数据库,运用Excel 2021、SPSS Modeler 18.0以及Lantern 5.0软件对药物进行频次、...
关键词:《伤寒论》 《温病条辨》 方药 数据挖掘 传承 
从“胃为之市”探讨吴鞠通胃气观之内涵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年第9期1461-1464,共4页康帅 马靖国 袁卫玲 
2021年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资金项目(ZX2021021)。
吴鞠通深研《黄帝内经》奥旨,以“胃为之市”为理论基础,博采诸家,逐渐形成“体阳而用阴,气机阴阳须调和”的胃气观。本文在简要分析吴氏胃气观点渊源的基础上,探讨了“胃为之市”内涵,包括“受纳输出,集散水谷”“化生精微,气血之源”...
关键词:胃为之市 胃气 吴鞠通 体用论 《黄帝内经》 《温病条辨》 《医医病书》 
吴鞠通《温病条辨》血瘀病机与用药特点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年第7期1141-1143,共3页刘孚嘉 卢红蓉 赵晨希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创新团队项目(CI2021B001);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YZ202204,YZX202333)。
《温病条辨》中,吴鞠通认为外感燥气、脏腑气闭、邪热入血及元气亏损均可导致血瘀。外感燥气致瘀是以气病为先、血病为后的气血合病,可致燥癥;脏腑气闭致瘀可致胁下疟母,宜用鳖甲煎丸;妇人经期邪热入血可致胞宫瘀热,热甚者予桃仁承气汤...
关键词:血瘀 吴鞠通 病机 用药特点 《温病条辨》 
吴鞠通《温病条辨》治燥思想探析被引量:3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年第12期1986-1989,共4页王秋月 毕岩 岳冬辉 
吉林省科技厅中青年科技创新卓越人才专项(20210509004RQ);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YDZJ202201ZYTS174)。
本文基于《温病条辨》总结吴鞠通燥病辨治的治学思想,以期对燥病及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吴鞠通认为燥病以外感为主,以三焦为通道进行传变,主要侵犯气分和血分。其病性有温凉之分,凉燥易阻滞气机出现寒化,温燥易伤津耗液出现热...
关键词:吴鞠通 《温病条辨》 燥病 证治规律 
《温病条辨》薏苡仁用药规律探骊被引量:4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年第9期1523-1525,共3页朱坤福 葛洪亮 祝蕾 
《温病条辨》是清代医家吴鞠通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在书中记载了丰富的除湿药物的运用经验,本研究对其中薏苡仁的用药规律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分析后发现薏苡仁归脾、胃、肺、肝、膀胱经,具有宣肺利湿,缓急止痛,健脾和胃,蠲饮安神,散结消...
关键词:温病条辨 吴鞠通 薏苡仁 用药规律 
基于关联规则和隐结构模型的《温病条辨》用药思想浅析被引量:3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年第9期1442-1447,共6页邹晓岚 高芷铭 胡桂芳 邹元君 
吉林省重大疾病防治重大科技专项(20210303003SF)。
目的 通过《温病条辨》中所使用的方剂药物探索《温病条辨》用药思想。方法 选用《温病条辨》中上焦、中焦、下焦三卷中所使用的方剂,建立方药数据库,运用Excel 2019及R(4.11)、RStduio平台软件、Lantern5.0软件对药物进行频次、性味、...
关键词:温病条辨 方剂 温病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温病条辨》中寒湿病的辨治及方剂性味配伍规律探析被引量:2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年第4期533-535,共3页孙帅玲 马晓北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YZ-202040)-《温病条辨》湿温证治的性味配伍理论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I2021A00103)-中医疫病经典防治理论体系研究;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No.2020ZD006)-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真实世界研究。
《温病条辨》一书对寒湿病的病名、病因、病机、病位、辨证纲领、治法、方药性味配伍等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建立了一套辨治寒湿病的完整体系。吴鞠通认为,寒湿之病乃由内外之邪合而为病,其病机为寒湿伤阳,病位涉及上中下三焦,其...
关键词:寒湿 温病条辨 吴鞠通 性味配伍 苦辛法 
“浊邪害清”理论辨治钩玄被引量:5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年第3期375-377,共3页郭永胜 黄书婷 渠景连 李良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81660789)-补阳还五汤干预Notch信号通路介导的内皮间质转化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贵中医博士启动[2019]26号-基于“浊邪害清”理论研究清热化湿法干预中焦湿热证脑肠肽的变化机制。
叶天士《温热论》提出“浊邪害清”理论,以概括湿热性温病的致病特性。通过总结叶天士著述对“浊邪害清”的阐述,本文从拓展“浊邪”“清窍”内涵、总结“浊邪”诊断依据、揭示“浊邪害清”发病机制及其相应治疗等方面,系统探析后世医...
关键词:浊邪害清 辨治 叶天士 温热论 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运用麦冬撷菁被引量:6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年第3期448-450,共3页钱琳琳 马晓北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YZ-202036)-吴鞠通顾护阳气思想的研究。
《温病条辨》全书206方有30首方运用麦冬占14.6%,另有方后加减5处。吴鞠通认为“麦冬主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亦系能补能润能通之品”,将其广泛用于治疗三焦温热病证中。如配伍人参、五味子能补气养阴,配伍沙参、桑叶...
关键词:麦冬 《温病条辨》 药性 临床运用 吴鞠通 
吴鞠通寒湿理论在呼吸系统疾病运用探析被引量: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年第9期1355-1358,共4页郭海 赵晓峰 皇玲玲 陈茜 龚婕宁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9FY120300)-中医药古籍与方志的文献整理;淮安市科技局重点资助项目(HAS201533)-基于吴鞠通文献挖掘的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研究与开发。
通过系统总结吴鞠通《温病条辨》的寒湿理论,认为寒湿疾病的病因与发病强调内生寒湿与外感寒湿同气相求,合邪致病,病机演变为易损人体三焦阳气,导致阳气虚损,寒饮内停。治疗寒湿疾病当时时顾护心脾肾阳气,给予宣肺化湿、健脾渗湿、通小...
关键词:寒湿理论 《温病条辨》 呼吸系统疾病 吴鞠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