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风景

作品数:68被引量:9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贺仲明梁颖丛坤赤欧阳友权陈露明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中南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作家协会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风景与伦理的对话:风景伦理的话语构成
《浙江学刊》2024年第6期199-206,共8页何锦秀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流散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21&ZD277)的阶段性成果。
在文学研究中,风景伦理主要从伦理视角切入,采用跨学科方法,观照文本中风景的美学再现、政治运作和诗学表达等问题。根据内涵向度的不同,风景伦理的话语构成主要包括空间秩序、政治伦理、生态正义与叙述伦理四个范畴。风景伦理的逻辑基...
关键词:文学风景 风景伦理 空间秩序 政治伦理 生态正义 叙述伦理 
逆向“无处诉说”的命运——评周荣池的长篇非虚构散文《父恩》
《文学艺术周刊》2024年第24期7-9,共3页房伟 
我和周荣池认识好几年了,也熟悉他的作品,早应为他写点儿文章,却一直苦于杂事缠身。周荣池是地道的高邮人。我以为,高邮人的文字,都应有运河的灿烂气象,汪曾祺般的闲适优雅;都如同可爱的咸鸭蛋,有着温润外表与金黄内核。然而,周荣池的散...
关键词:汪曾祺 非虚构 咸鸭蛋 高邮 工业化 闲适 文学风景 
地域文化、文学风景与知识空间——“汨罗江流域文化与文学地理学”会议综述
《文艺论坛》2024年第5期124-128,共5页佘晔 白萱 
“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新时期以来,诗人余光中先生这一纪念屈原的著名词章更提升了汨罗江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性和知名度。这一发源于江西修水、流经湖南平江县和汨罗市、最终汇入洞庭湖的自然之流因屈杜魂灵而文脉浩荡,从地理边缘...
关键词:余光中先生 新时期以来 文化与文学 知识空间 地域文化 汨罗江 汨罗市 词章 
文学风景与文化政治——以《雪山大地》《花灯调》为例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年第9期237-248,共12页王金胜 
小说中的文学风景既是作家个人的思想、精神和心性、才华的表现,又与时代、历史有着复杂深隐的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风景是一种文化政治实践。风景的发现和建构,紧密关联着话语主体的观视机制。《雪山大地》《花灯调》以“类荒野...
关键词:《雪山大地》 《花灯调》 文学风景 文化政治 
作家笔名与文学风景——围绕彭燕郊的讨论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年第8期192-209,共18页易彬 
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改项目(2023JGYB029);中南大学2022年度学位与研究生教改项目成果。
时至今日,现代作家笔名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厚的成果,笔名发掘还具有较大空间的,在于那些文学史上非知名的、个人文献尚未被有效规整的作家,彭燕郊(原名陈德矩)即是一位。结合作者自述的线索,细致勘察各类文献,可获知彭燕郊的20多个笔名,...
关键词:笔名 彭燕郊 文学风景 研究空间 
别样的文学风景:《小二黑结婚》的革命叙事与故事语法
《语文学习》2024年第7期49-53,共5页王梓睿 韩再超 
深圳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资助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课程模型研究”(编号:ybzz21033)阶段性研究成果。
1943年,赵树理在山西辽县农村调研时听到了一桩因恋爱纠纷引起的杀人案件,不久后,他便以此为原型创作出了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将一出生活悲剧改写为因革命伟力而转变的艺术喜剧。《小二黑结婚》不但得到了党内的高度评价,而且在农...
关键词:《小二黑结婚》 革命叙事 赵树理 生活悲剧 革命文艺 杀人案件 创作目的 故事语法 
青年写作,引人注目的文学风景
《时代青年(视点)》2024年第7期42-43,共2页陈培浩 
一方面,青年作家的培养、成长有了更加多元的途径;另一方面,青年写作在现实性、形式感和想象力等方面的持续探索,丰富着当代中国文学的创作成果,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风景。中国与世界、传统与未来、语言与现实、纪实与虚构、融合与创新,...
关键词:青年作家 当代中国文学 创作成果 纪实与虚构 传承创新 文学风景 融合与创新 中国与世界 
文学风景中的权力与传统——以“十七年”乡土小说的风景描写为中心
《文学研究文摘》2023年第4期75-76,共2页贺仲明 
在乡土小说创作中,风景描写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一个原因是,自然风景本就是乡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广衰的中国乡土天然赋予了乡土小说以独特的美感。依靠个性化的艺术表现,不同乡土小说家笔下出现了细腻、简洁、冲淡、抒情等多种风...
关键词:乡土小说 中国乡土 乡土生活 审美魅力 自然风景 十七年 风景描写 冲淡 
文学风景中的权力与传统——以“十七年”乡土小说的风景描写为中心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11期54-61,共8页贺仲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当代乡土小说审美变迁研究(1949-2015)”(批准号16AZW0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乡土小说与乡村文化变迁的关系、启示研究及文献整理”(批准号19ZDA273)成果。
“十七年”乡土小说的风景描写呈现出简单化、功用化和政治性等特点,这与中国现当代乡土小说的主流写法有较大差异,因此常常受到文学史家的否定。结合“风景”概念的形成以及时代文化特征等多种因素,可以对“十七年”乡土小说的风景描...
关键词:乡土小说 中国传统文学 审美品格 风景描写 文学史家 十七年 新的认识 审美方向 
评其长势,促其进步——主编邀语
《江南》2023年第5期157-157,共1页钟求是 
中国域土广大,各地精神气质和生活习性颇有差异,形成了不同脾性的文学表达,继而生成了不同品貌的文学脉流。每一支文学脉流都是有着独特艺术性格的文学风景。各异的文学风景,组合一起相互呼应、声息共响,则构成了这个时代的文学大气象...
关键词:地域文学 小说作品 文学流派 文学表达 文学风景 精神气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