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构成

作品数:67被引量:18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范晓周国光张豫峰宋桔陈昌来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文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含[+属性]义动词和属性句被引量:7
《语文研究》1996年第3期14-20,共7页洪波 
含[+属性]义动词和属性句洪波0.1汉语的性质形容词是表示属性的,动词中有很大一部分也能表示属性,能表示属性的动词都含[+属性]语义特征。不过含[+属性]语义特征的动词不一定仅含此一种语义特征,因而不能把含[+属性]...
关键词:表示属性 非自主动词 语义特征 心理状况 “三个平面”理论 动词构成 “不” “没” 结果补语 内部过程 
早期“把”字句的几个问题被引量:43
《语文研究》1989年第1期1-9,共9页A.贝罗贝 
零引论:现代汉语的“把”字句“把”字句的形式一般是“NP1+ba+NP2+VP”(NP1=名词组,是主语;ba[“把”或“将”]是介词,用来引接当宾语的NP2;VP=动词组)。现代汉语的“把”字句已经有许...
关键词:动词构成 现代汉语 语法化 介词 处置式 双宾语结构 单音节动词 名词组 连动式 祖堂集 
“给”的词性及与此相关的某些语法现象被引量:27
《语文研究》1981年第2期31-38,共8页施关淦 
本文认为对S_1里的“给”的词性宜作具体分析:“D_(a2)+给”合起来算作一个词未尝不可,但最好还是把其中的“给”算作助词。S_3里的“给”只能解释为介词。能在S_3里出现的动词,除D_c、D_b、D_(a1)、D_(a2/b)以外,还有D_(a2)、D_d,以及...
关键词:动词构成 相关动词 语义特点 句子 词性 介词 句式 变换 具体分析 解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