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式

作品数:212被引量:823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石毓智洪水英郭浩瑜黄晓雪楼枫更多>>
相关机构: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漳州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万历本潮州方言戏文《金花女》《苏六娘》处置式研究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44-51,共8页吕晓玲 何扬 
2023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明万历本潮州方言戏文语法研究”(FJ2023B029);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福建闽语语音专题研究”(23YJA740051);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明清传统戏文的福建莆仙方言的形成与演变研究”(21YJA740002)。
明本潮腔戏文《金花女》和《苏六娘》是潮汕地区现存的两本完全用潮州方言写成的戏文。这两部戏文中有处置式35例,其中30例为处置介词“力”“掠”“将”介引的处置式,5例为宾语前置式处置句。与明代潮州方言相比,当代潮州方言口语中新...
关键词:明本潮腔戏文 潮州方言 处置式 
标记性与汉语处置式的意图义及其英译
《知识窗(教师版)》2024年第10期89-91,共3页蔡苏国 朱长河 
处置式是汉语的特色语法构式之一,其与一般构式在意义上的微妙区别,以及这一区别在英译时的体现,一直备受学界关注。文章拟运用标记理论,探讨这类构式的各种下属形式在意义上的差别及其英译。
关键词:标记性 处置式 意图义 英译 
处置式和被动式之间的构式同化
《当代语言学》2024年第4期513-528,共16页石毓智 
DeSmet等(2018)和Traugott(2020)指出,在语法演化过程中功能相似的两个构式之间可能会发生同化作用。本文以汉语的两个核心构式——被动式和处置式为例,证明功能正好相反的两个构式之间也会发生同化现象。我们通过大规模的调查分析,发...
关键词:构式同化 被动式 处置式 构式语法 施受同辞 
梅县客家方言“同”字处置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汉字文化》2024年第9期29-32,共4页郑秋晨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共建课题(课题编号:2022GZGJ244);2023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编号:2023J003)资助
文章以《现代汉语八百词》对“把”字句的五种分类为母本,旨在比较普通话“把”字句与梅县客家话“同”字句的异同。通过比较发现,普通话“把”字句的五种基本语义在客家话中呈现不平衡分布的态势:只有表示“处置”意义时,“同”才可以...
关键词: 处置 梅县方言 句法 语义 
汉语方言的“被”“把”同现句被引量:1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51-159,共9页王莹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语言接触视野下皖鄂赣交界地带官话与赣语比较研究”(23CYY027)。
汉语方言广泛存在被动式和处置式在同一句中共现的现象,即“被”“把”同现句。同现句可分为三类:合用型、套用型、连用型,具有调节焦点、经济简明、连贯语篇等功能。同现句萌芽于唐,发展于宋元,至明清日臻成熟并沿用至今。它的产生是...
关键词:汉语方言 被动式 处置式 同现句 
唐宋“捉”字处置式研究
《大连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40-46,共7页杨朋飞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青年项目“基于语义地图模型的汉语处置构式历时演变与动因研究”(22DYYJ06)。
“捉”字处置式出现于唐代,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分别为“捉+O1+V+O2”“捉+O(+X)+V”和“捉+O(+X)+V+Y”。它的形成来源于“捉”字连动式的重新分析,即“捉”由动词语法化为处置介词,其语法化的成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动词“捉”...
关键词:处置式 “捉” 唐宋 历时 语法化 
致使义处置式“NP_(1)+把+NP_(2)+VP”的历时演变研究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1-9,共9页左姗 李福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动补结构的宏事件历时语言类型学研究”(21BYY045)。
学界对致使义处置式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探讨该构式家族中不同小类的来源,但对某一具体构式的语义演变缺乏深入而细致的分析。因此,本研究以致使义处置式“NP_(1)+把+NP_(2)+VP”为例,基于CCL语料库,采用条件推理树和随机森林算法,详细探...
关键词:致使义处置式 “把”字句 控制 条件推理树 随机森林 
“将/把”处置式历时形成及其动因研究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10-115,共6页杨朋飞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青年项目:基于语义地图模型的汉语处置构式历时演变与动因研究(22DYYJ06)。
“将/把”处置式出现于唐代,至宋代基本定型,根据其形式表现,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将/把+O_(1)+V+O_(2)”形式、“将/把+O+V”形式和“将/把+O+V+Y”形式。处置式“将/把+O_(1)+V+O_(2)”是由连动式“将/把+O_(1)+V+O_(2)”重新分析而...
关键词:处置式 “将/把” 历时形成 语法化 
寿阳方言的两种无动“把”字句
《南开语言学刊》2023年第2期117-125,共9页温锁林 任一娇 
山西寿阳方言中有两种无动“把”字句。第一类专表詈骂义,句法格式为“(我)把+你个+NP”,该类句式缺失了表处置义的“VP”。第二类专表问询义,句法格式为“(NP施事)+把+NP受事+嘞?”“NP受事”均为表示领属关系的偏正短语。文章重点对...
关键词:寿阳方言 “把”字句 无动“把”字句 处置式 
《清平山堂话本》中虚词“将”的用法研究
《花溪》2023年第28期0113-0115,共3页刘颖 
《清平山堂话本》是刊印于明代的话本小说集,真实保留了宋元明时代话本的原始面貌,为近代口语化的文学开辟了道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以《清平山堂话本》为语料,研究“将”的用法。“将”除了用作名词等实词用法外,还可充当副词...
关键词:副词 助词 介词 处置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