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党

作品数:2916被引量:1007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抒望肖小华李尚志徐世杰居继清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临沂市委党校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点亮西柏坡的明灯——我党我军设计修建的第一座水电站
《炎黄春秋》2025年第3期73-75,共3页许金砖 
1948年1月25日,河北平山县城西南65公里处的物物水畔,晋察冀边区第一座水电站——物物水水电站举行落成典礼,朱德亲临现场剪彩,盛赞其为“边区创举”。1948年5月,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驻平山县西柏坡。在延安办公时,党中央用的是煤油灯...
关键词:晋察冀边区 水电站 西柏坡 平山县 
蔡和森:从乾坤一少年到我党早期重要领导人
《党史博采》2025年第3期20-24,33,共6页胡新民 
蔡和森1895年3月出生于上海,后随母亲回到家乡湖南双峰。1913年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1919年12月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10月回国。1921年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6月在中国香港被港英当局速捕,同年8月在广州英勇就义,终年36岁。...
关键词:早期共产主义者 建党思想 蔡和森 港英当局 英勇就义 中国香港 第一师范 
安吴青训班职工大队:我党抗战时期工会干部正规教育的开端
《中国教工》2025年第2期64-64,共1页吴李兵 
安吴战时青年训练班(简称安吴青训班),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举办的一所抗日政治军事学校。从1937年10月创办到1940年4月撤离安吴堡,安吴青训班在两年半时间里办班14期,为党培养了1.2万余名青年干部,被誉为“抗日青年的革...
关键词:抗日战争初期 青年干部 抗日青年 正规教育 副大队长 工会干部 安吴 卢沟桥事变 
参与推进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我党抗日武装输送药品 法国医生贝熙业的中国情缘
《工会信息》2025年第4期32-35,共4页吴剑 
作为著名的洋医生,为诸多名人治过病贝熙业(1872-1958),法国医学博士、军医兼社会活动家。1913年贝熙业来华,他先是在法国驻天津领事馆工作一年。1914年4月,42岁的贝熙业被任命为法国驻华公使馆医生,他携夫人玛丽翁以及两个女儿自天津...
关键词: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抗日武装 熙业 社会活动家 领事馆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培养年轻干部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党史文苑》2024年第11期81-83,共3页周子茵 
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转变,既促进了国家进步,又促进了干部队伍建设。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他们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承担责任,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年轻...
关键词:青年干部 干部队伍建设 经济和社会发展 历史进程 年轻干部培养 创新精神 培养年轻干部 实现民族复兴 
民歌唱出我党早期对生态环境的重视
《党史纵横》2024年第10期50-52,共3页肖爽 
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即使在战争年代,也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条例来加强环境保护。中央苏区时期,党在根据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同时也注重用民歌来鼓舞人民群众,这些歌曲不仅唱出了...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 中央苏区时期 取得的成绩 中国共产党 我党 根据地 
媒介变迁视角下我党在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方面的经验与启示
《广告大观》2024年第26期0053-0055,共3页瞿莹 
进军东北之前我党组织的一次授衔
《党史纵横》2024年第9期34-36,共3页李波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在接下来的革命斗争中争取战略主动,中国共产党决心进军东北。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先期进入东北的八路军部队在进驻沈阳时,与苏军的接触颇费了一番周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军进入东北的指挥员都没有军衔。为...
关键词:中共中央东北局 革命斗争 战略主动 八路军 指挥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 中国共产党 党组织 
大历史观与我党强化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2024年第4期17-26,共10页陈放 
2022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研究生思政课双语教育的跨文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2CSZJ32)的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党要树立大历史观。大历史观的思想就是要从宏观与微观的“两极相联”中,以长时段、大尺度准确把握中国在全球的历史方位,以因应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中国文化自信的中国方案。初心使命是我党传承中华5...
关键词:大历史观 初心使命 科学方法论 价值取向 
我党最早的外事机构——国际宣传组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成立
《武汉宣传》2024年第13期F0004-F0004,共1页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全民族抗日救亡浪潮席卷全中国。1937年9月,董必武受党中央派遣,筹建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主要目的是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联系、谈判,争取粮饷、武器、装备等。1937年12月23日,由周...
关键词:中共代表团 党组织工作 中共中央长江局 国民党当局 董必武 卢沟桥事变 宣传组 抗日救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