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流域

作品数:863被引量:1891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彭福荣李良品张世友刘丛强冯新斌更多>>
相关机构:长江师范学院贵州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域下乌江航道文化遗产的特征及价值被引量:1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62-71,共10页林婵娟 李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土司文化遗产比较研究”(20FMZB005);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乌江航运文化线路遗产研究”(BSY21034)。
文化线路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遗产表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借助文化线路理论,通过文献整理与田野调查,对乌江航运系统进行遗产识别。研究发现:乌江航运系统具有类型丰富的遗产构成,具备文化线路的基本特征,是一条...
关键词:乌江流域 文化线路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构建中华传统乡村戏剧的学术生态空间——20世纪80年代以来乌江流域傩文化研究基点与趋势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70-79,共10页张羽华 余继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族群互动与乌江流域乡村戏剧研究”(16YJAZH07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戏剧调查与研究”(18BMZ094)。
乌江流域中华传统乡村戏剧历史悠久,剧种繁多,艺术形态各异。傩戏是乌江流域中华传统乡村戏剧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乌江流域傩戏文化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傩戏释义与傩文化探源;二是傩戏文本史料梳理...
关键词:乌江流域 乡村戏剧 傩文化研究 学术生态空间 
乌江流域乡村戏剧民族语言接触词汇运用的审美艺术功能探析
《荆楚学刊》2021年第4期51-57,共7页张羽华 黎燕敏 
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族群互动与乌江流域乡村戏剧研究”(16YJAZH077);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戏剧调查与研究”(18BM2094)。
乌江流域乡村戏剧与民族语言接触是分不开的,这些民族语言接触词汇的运用体现出独特的审美艺术功能:一是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折射出民众的情感世界;二是辨别人间是非观,提升人文道德素养;三是增强民间文化活力,彰显乡村戏剧的地域特色;...
关键词:乌江流域 乡村戏剧 语言接触现象 审美艺术 语言学价值 
从“边地”到“一体”:乌江流域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
《民族学刊》2021年第3期21-28,96,共9页马率帅 李良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改土归流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19ZDA182);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博士自由探索项目(2017TS084)阶段性成果。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作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重要聚居区,其“边地”的文化属性具有典型的征候意义。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等长时段纵向讨论该地区的“边地”内涵,借由“边地”相关理论并围绕这一地区的“边地”历史、“一体化”进程与策略、“...
关键词:乌江流域 边地 一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 
基于“两山论”的欠发达地区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乌江流域为例被引量:5
《中国发展》2020年第3期6-11,共6页李云燕 张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DPSIR模型框架的京津冀雾霾成因分析及综合治理对策研究》(15BJY059)。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论"重要思想,体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辩证统一,也是中国向绿色发展方式转型的具体表现。乌江流域处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是水资源丰富、有独特的地质景观且生物物种多样。在良好的生态环...
关键词:“两山论” 旅游 乌江 
乌江流域土家族村寨社区教育的变迁与新型社区教育展望
《职教论坛》2019年第8期113-120,共8页杨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城镇化背景下西部农村成人教育组织建设研究”(编号:CKA140127),主持人:杨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省领导圈示课题“贵州省民族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编号:QS2019018),主持人:杨智
乌江流域土家族村寨的社区教育发展经历了传统社区教育主导期,传统与现代社区教育交融期以及现代社区教育探索期三个阶段。现代社区教育探索期,村寨社区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传统社区教育生发根基的消解,新型社区教育基础不牢固,社区教育精...
关键词:土家族村寨 社区教育 变迁 重构 
乌江流域乡贤文化的追寻与重塑被引量:1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128-133,共6页白瑞芬 文传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流域生态文明理论研究"(18BGL006)
乡贤不仅在文化、教育、道德修养方面具有非强制性权威,还在区域治理乡村自治中发挥重大作用,乌江流域土司制度下的乡贤作用更加显著。乡贤文化发展受制于政治制度。乌江流域乡贤文化经历了人身依附、土地依附和情感依附的三次变迁,均...
关键词:乡贤 人身依附 土地依附 乡村振兴 
乌江流域少数民族碑刻习惯法研究被引量:2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9年第2期90-99,共10页徐晓光 徐斌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黔桂界邻地区少数民族石体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18AMZ0011)
清至民国时期,乌江流域是川黔少数民族聚集区,保存较多官府告示和村寨治理的乡规民约碑刻,这对研究该流域各民族习惯法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这一区域的有关打击贼盗、生态环境、商事管理、化解纠纷等碑刻习惯法规范的梳理,指出和...
关键词:乌江流域 少数民族 碑刻习惯法 
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以乌江流域民族地区为例被引量:11
《城市发展研究》2018年第11期17-22,共6页岳妍 韩锋 
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13BF050);2018年国家社科重点项目(18AF005)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农村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近年来,中央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要方针,以拉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加速发展。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视和传承,不仅关乎农业农...
关键词:乌江流域 农业文化遗产 保护发展 特色农业 
乌江流域体育文化互动对族群和谐的规律探寻
《科学咨询》2017年第36期18-19,共2页杨永钟 赵云书 袁革 张世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互动与族群和谐关系研究"(课题编号:13XTY005)子课题项目"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互动与族群和谐的关联性"
本文采用文献调研、田野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乌江流域土家族、苗族两族体育文化互动发展对族群和谐发展之间的关联作了深入的研究,透过作用、价值、逻辑表现、交汇共鸣等多维功效中离析出乌江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互动对族群和谐发...
关键词:体育文化 族群 和谐 乌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