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碳化物贝氏体

作品数:52被引量:26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白秉哲刘东雨张福成程巨强方鸿生更多>>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清华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塑性工程学报》《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材料热处理学报》《铸造技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1200 MPa级海洋平台用无碳化物贝氏体中锰钢腐蚀行为
《材料研究学报》2025年第1期21-34,共14页李炎阳 于驰 赵伟 高秀华 杜林秀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ZD2020413)。
采用等温淬火热处理技术制备出一系列无碳化物贝氏体组织中锰钢样品,进行周期浸润加速腐蚀实验和电化学腐蚀实验,研究在海洋飞溅区环境下1200 MPa级中锰钢内、外膜层腐蚀产物演变规律,探究腐蚀膜层组织结构对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关键词:材料失效与保护 海洋平台 无碳化物贝氏体 中锰钢 腐蚀产物 电化学腐蚀 
等温淬火对含铝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金属热处理》2024年第9期103-109,共7页任鹏帅 秦凤 周骞 赵雷杰 崔护 彭子奥 武常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01051);河北省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计划(BJ2020029);邯郸市科学技术规划局项目(21422111276)。
通过对铝含量为0.60%、1.17%的两种含铝低合金钢进行不同工艺的等温淬火处理,获得了不同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以及冲击和拉伸试验研究了等温淬火工艺对无碳化物贝氏...
关键词:无碳化物贝氏体钢 等温淬火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无碳化物析出的无硅和无铝贝氏体钢热处理工艺开发被引量:1
《钢铁研究学报》2024年第2期199-206,共8页何金 张超 熊志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271004,51901021);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创新计划创新人才科技专项计划资助项目(2019CX01019)。
采用锰配分珠光体为初始组织的非均质贝氏体转变(PB)工艺,研究了非均质锰分布对Fe-0.39C-3.69Mn(质量分数,%)钢贝氏体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盐浴炉快速加热到730℃短时保温90 s后,高温奥氏体继承了珠光体的非均质锰分布,从而调控了贝...
关键词:鬼珠光体 无碳化物贝氏体 力学性能 锰配分 
1080MPa级无碳化物贝氏体精轧钢筋抗延迟断裂性能实验研究
《冶金管理》2023年第13期55-57,共3页陈文勇 高古辉 
通过优化成分和工艺设计,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的1080MPa级高强精轧钢筋。采用恒载荷拉伸(FIP)实验对其抗延迟断裂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粒状贝氏体组织的精轧钢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080MPa级高强精轧钢筋的抗延迟断裂性优于粒状贝氏...
关键词:高强精轧钢筋 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 抗延迟断裂性能 
模具钢无碳化物贝氏体的相变行为及其对磨损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材料热处理学报》2023年第3期95-105,共11页胡锋 向源 梁灿棉 张永康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1M700875)。
研究了H13模具钢的常规马氏体(油淬火+580℃回火)和无碳化物贝氏体(300℃等温处理)的相变行为,以及显微组织对其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经贝氏体等温后形成了由板条状贝氏体铁素体和残留奥氏体组成的无碳化物贝氏体组织;...
关键词:模具钢 无碳化物贝氏体 残留奥氏体 冲击磨损 磨损机制 
不同碳含量贝氏体合金钢等温淬火后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5
《金属热处理》2023年第1期46-51,共6页郝晓歌 赵雷杰 王艳辉 马鹏辉 张孜 岳赟 熊鹏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20402101);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QN2020136,QN2019184,BJ2021012);高端轴承摩擦学技术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202108)。
研究了3种碳含量(0.22C、0.34C、0.45C)的贝氏体钢在960℃奥氏体化+Ms点以上10~50℃等温淬火工艺下碳含量对贝氏体组织转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试验钢经过等温淬火处理后均获得由贝氏体铁素体和残留奥氏体相间分布组成的无...
关键词:贝氏体钢 碳含量 无碳化物贝氏体 力学性能 残留奥氏体 
无碳化物贝氏体钢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进展
《技术与市场》2022年第11期52-54,58,共4页熊鹏 赵雷杰 张孜 王艳辉 岳赟 郝晓歌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E2020402101);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青年基金项目(QN2020136);高端轴承摩擦学技术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2108)。
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凭借优异的强度、塑韧性匹配,在齿轮、轴承以及铁路轨道交通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制备工艺设计、显微组织成分、化学元素及摩擦磨损-疲劳交互机理等方面对无碳化物贝氏体钢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
关键词:无碳化物贝氏体 高强钢 磨损性能 研究进展 
细化无碳化物贝氏体无缝钢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被引量:1
《金属热处理》2022年第10期119-123,共5页程巨强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下无碳化物贝氏体无缝钢管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热轧态无碳化物贝氏体无缝钢管的组织粗大,强度较高,韧性很低。热轧+低温回火后韧性的提高幅度不大,仍然较低。热轧+正火+低温回火可以改善无碳化物贝氏...
关键词:无碳化物贝氏体钢 无缝钢管 组织细化 热处理工艺 
15Cr11Cu2Si2MoMn钢的成分设计及动力学测定被引量:1
《材料热处理学报》2021年第11期96-104,共9页杨劼 任慧平 王海燕 高雪云 刘宗昌 
根据(GB/T 1220—1992)不锈钢标准成分范围,对兼具高强度、高韧性和高耐腐蚀性钢的组织,结合基础理论分析与软件模拟,进行成分设计,预设组织为含Cu无碳化物贝氏体组织。利用DIL-87型淬火膨胀仪对所设计试验钢在不同奥氏体化温度、保温...
关键词:CCT曲线 TTT曲线 无碳化物贝氏体 成分设计 
等温工艺对贝氏体钢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塑性工程学报》2021年第5期257-263,共7页杨赛赛 王文焱 李梓箫 张会友 谢敬佩 王爱琴 
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6HNYXTD);河南省重大攻关项目(6020091020132-1)。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分析了两种等温工艺(285和230℃)对球磨机用衬板贝氏体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两种等温工艺均获得贝氏体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的无碳化物贝氏体组织(板条状、粒状),其中贝氏...
关键词:无碳化物贝氏体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残余奥氏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