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法律行为

作品数:58被引量:18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宋炳庸黄忠陈文华李岩李宇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延边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政法论坛》《当代法学》《南京大学法律评论》《农村财务会计》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院级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无效法律行为转化制度的策略探讨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1年第30期147-148,共2页卢章清 
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中,关于无效法律行为的理论研究和原因判定等问题认定始终都是一个热议论题。法律行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到了保护经济行为当事人正当利益的作用,而曾经被全面否定的无效法律行为,随着现代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各...
关键词:无效 法律行为 转换制度 研究 
我国民法典体系中的自然之债及其完善路径
《新东方》2021年第3期73-78,共6页罗心眸 
自然之债的产生不基于法律上的义务,法律不直接对其进行保护,不能由诉讼获得满足的债务。虽然我国《民法典》未对自然之债进行明文规定,但是,通过对法条的解释可知自然之债实际存在于我国债法制度中,并发挥着弥补法律与社会义务之间空...
关键词:自然之债 债法体系 无效法律行为 赌债 个人破产 
无效合同补正的正当性研究
《区域治理》2021年第5期106-107,179,共3页韩睿桐 
传统民法理论一直认为无效合同是自始、确定、终局的无效,但在实践中对于一些无效合同进行补正的情况逐渐增多,也开始有学者开始探讨在传统无效合同之外的特殊情况。同时社会实践也在推动关于无效合同补正的理论开始发展。在民法典体系...
关键词:无效法律行为 无效合同补正 公平公正 经济效率 
比例原则视域下无效法律行为转换司法适用之判断被引量:8
《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12期229-241,共13页房绍坤 张泽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7AFX029)。
无效法律行为转换是一种促使无效法律行为“复活”的法律机制,适用时应当遵循一定的标准。《民法典》未规定无效法律行为转换制度,因此无法从现行民法规范的精神框架内抽象出这一标准。比例原则作为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工具性原则,能够为...
关键词:比例原则 无效法律行为 转换 自由裁量 
论我国司法实践中无效法律行为转换的应用被引量:1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87-90,共4页曹昊 
虽然无效法律行为转换的理论,最早规定于近代的《德国民法典》,但是无效法律行为转换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却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已经存在。《德国民法典》出台后,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民法的时候,也对无效法律行为的转换问题做出了一般性规...
关键词:无效法律行为 替代行为 物权行为 
无效法律行为效力转换制度的构建
《楚天法治》2019年第9期86-87,共2页张天俊 
在社会生活中,法律行为制度不单单只有有效法律行为,其中还包含部分的无效法律行为,这部分无效法律行为指的是不能够完全按照当事人的意愿展开活动.而无效法律行为效力转换制度研究的方向是找出这部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无法实际按照当...
关键词:当事人 法律 意愿 实际 制度 效力 
论强制性规定类型化的价值性被引量:2
《新疆社科论坛》2019年第1期49-55,共7页王文利 
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提出"效力性规定"肇始,强制性规定类型化判断标准始终是一个争论不休的焦点,且一直无法达成共识,亦因此,《民法总则》第153条最终未予采纳。效力性规定未入典虽...
关键词:《民法总则》 无效法律行为 强制性规定 类型化存废 类型化功能 
俄罗斯联邦民法典中对无效法律行为后果的规定
《法制博览》2019年第1期183-184,共2页高昂 
俄罗斯联邦民法典中规定的无效法律行为后果分为:未履行情况下的直接废除,履行情况下的恢复原状请求权及特殊后果。文中在学理、司法解释和实践的基础上对各法律后果的实际适用问题进行了阐释,得出了恢复原物之债中的标的物不限于特定物...
关键词:俄罗斯联邦 民法典 无效法律行为 恢复原状 
无效法律行为的转换
《法治论坛》2018年第1期311-324,共14页李文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院级课题《法律行为成立问题研究》(17YY008)阶段性成果之一
无效法律行为的转换是法律行为理论和规则中的重要问题。无效法律行为的转换有严格的逻辑构成要件,首先,存在无效的法律行为;其次,存在替代法律行为;再次,该替代法律行为具备有效要件且不超过该无效法律行为的法律效果;最后,该转换符合...
关键词:无效法律行为 转换 《民法总则》的适用 
无效法律行为效力转换制度的构建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年第6期37-38,50,共3页王丽华 李圣威 
法律行为制度是保障民事主体依照其真实的意思表示,实施相应行为的制度保障。这一制度在《民法总则》中居于关键地位。其具有极大的功用和价值。同时这一制度也规范了民事主体实施法律行为的界限,即在私法自治的规则下展开。为了保障当...
关键词:无效 法律行为 效力转换 制度构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