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因性原则

作品数:54被引量:11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徐涤宇彭学龙毕涛程宗璋于莹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财法律评论》《现代金融》《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合作经济与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票据法》修改的几点建议被引量:1
《经济研究导刊》2019年第35期142-143,共2页李泽春 
近十多年来,中国票据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陆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迫使我国《票据法》的二次修订工作亟待展开。比如,确立融资性票据合法,建议开放对利用票据融资相关行为主体的不必要限制;同时,完全彻底体现无因性原则,明确产...
关键词:票据法修改 融资性 票据 无因性原则 
我国《票据法》第十条第一款与票据无因性原则的冲突与协调
《河北企业》2019年第10期143-144,共2页徐建玮 
我国《票据法》第十条第一款对票据无因性原则没有清晰的定位,强制规定票据流转时的交易背景和债权债务关系应当真实有效.但该规定在理论上存在瑕疵,且在票据的实际使用上也存在一些不便,与现代票据行为的无因性理论相违背.国内大部分...
关键词:票据 无因性原则 票据关系 
浅析我国融资性票据的发展困境及应对措施被引量:1
《法制博览》2019年第19期253-253,共1页魏晗羽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多元发展,票据的融资功能逐渐被挖掘并发挥效用。近年来,我国票据融资比例直线上升。但由于对'融资性'票据的定位不够准确,参与票据融资的主体增多,造成票据市场一度十分混乱。因此,针对我国融资需求大量上涨的态势,...
关键词:票据信用功能 融资性票据 无因性原则 
论《票据法》第十条未违反票据的无因性原则
《青年时代》2017年第7期68-68,共1页罗兰 
无因性是票据行为的重要特征, 但我国《票据法》 关于票据行为的原因关系的论述却引来不少争议。 本文通过 摆明双方立场并列举理由来论证其论述并未违反票据的无因性原则。
关键词:票据法 原因关系 无因性原则 
针对《票据法》中票据关系无因性的探讨
《金融经济(下半月)》2015年第10期143-144,共2页庹政萍 
世界各国票据法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大陆票据法和英美法系票据法,他们都一致认为票据法的立法原则是票据行为的无因性作为.故受法律保护,执行票据无因性行为既享受权益又要履行义务,票据无因性使贸易往来简单化、高速化,使得贸易往来的质...
关键词:《票据法》 票据无因性 票据关系 票据行为 立法原则 贸易往来 无因性原则 英美法系 
代理权授予行为无因性原则的区分适用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年第15期99-100,共2页杨丽 
作为代理关系最常见的存在形式,意定代理在民商事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对于意定代理中法律效果归属的认定,首先要正确认识代理权授予行为与原因行为之间的关系。对此,我国民法通则明确了代理权授予行为的独立性,但对于代理权授予行为...
关键词:基础法律关系 外部授权行为 内部授权行为 无因性原则 
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与善意取得制度比较分析——以保护交易安全为视角
《中财法律评论》2014年第1期3-10,共8页冷目塔 
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是德国物权行为理论中一项重要的原则,具有保护交易安全的机能。善意取得制度是立法者通过牺牲原所有权人的一定利益来保障交易安全的一项民事物权制度。二者都现实地发挥着保护交易安全的效能,但二者的关系如何,学...
关键词:善意取得 无因性原则 第三人 
物权变动之有因性、无因性及其罗马法渊被引量:5
《求是学刊》2014年第3期18-24,共7页约勒.法略莉 赵毅 
物权变动是私法的中心问题之一,在欧陆民法典中,它在三个层面上体现出相反原则之对立:合意原则与交付原则,统一原则与分离原则,无因性原则和有因性原则。德国法和瑞典法在物权变动上的规定几乎完全不同,前者采纳的是无因性原则,后者则...
关键词:物权变动 有因性原则 无因性原则 罗马法 
浅析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原则
《中外企业家》2014年第7期149-151,共3页任洋 
首先介绍了票据行为无因性的内涵,分析了票据行为无因性原则的含义、内容、产生基础、表现形式以及存在价值,继而引出对我国现阶段票据无因性原则的立法情况及现实绩效分析。目前,现行的立法规定并未明确体现票据无因性原则,在实务过程...
关键词:票据行为无因性 票据流通 票据关系 票据基础关系 
我国物权法对物权行为理论的态度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2年第6Z期224-224,共1页刘鸥 
中国的民事理论和立法对于物权行为理论一直采取部分保留的态度,即接受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的区分,但却不承认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原则。本文以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为依托,着重分析物权行为理论在我国法律上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区分原则 形式主义原则 无因性原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