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证可辨

作品数:37被引量:10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魏子孝李灿东何军锋帅明华郭春香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中医》《世界临床医学》《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家庭医药(就医选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整体观念探讨慢性脾胃病“无证可辨”问题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10期5375-5378,共4页肖雯迪 李灿东 王洋 杨丞玮 于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No.U1705286);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
慢性脾胃病病程长、病情易反复,缓解期或无明显症状体征,并且随着现代检查技术的应用普及,中医临床“无证可辨”情况越发多见。其产生原因有客观与人为之分,如慢性脾胃病起病隐匿的客观因素、人为因素有症状采集不全面的“无症”等。但...
关键词:无证可辨 慢性脾胃病 中医整体观 辨证依据 表征参数 
从核心病机角度探讨益气化浊通络法在慢性肾脏病诊疗中的应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3年第8期723-724,共2页裴国超 陈志强 马金荣 赵丽 潘红梅 陈洋洋 方超 李红霞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多于体检发现尿检、肾功能或者影像学异常,这使CKD在中医角度无证可辨;因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和原发病的不同,临床上表现又具有多样性及复杂性,这使CKD在中医诊疗上辨...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 核心病机 个体差异性 中医诊疗 无证可辨 原发病 肾功能 临床症状 
百合育子方治疗弱精子症及其对精子CFTR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中华男科学杂志》2022年第5期432-436,共5页李波 陈广辉 王广建 申玉行 邓晋超 葛建立 杨德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04108);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9277705D)。
目的:观察百合育子方治疗无证可辨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精液参数、精子形态及DNA碎片指数(DFI)、精子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表达的影响。方法:112例临床无证可辨的弱精子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分别...
关键词:百合育子方 弱精子症 无证可辨 补肺益肾 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 
基于微观辨证体系探讨“无证可辨”的对策被引量:7
《时珍国医国药》2022年第3期668-670,共3页张倩 钟森杰 熊霞军 王梓仪 黄淑敏 方格 杨梦 胡志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4208);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项目(2020B1111100001)。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察疾病的精髓,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种“无症状疾病”或者疾病无症状阶段”造成的“无证可辨”给中医辨证施治带来了新的难题。本文试通过分析“无证可辨”产生的原因,微观辨证带来的启示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如何借...
关键词:中医辨证 微观辨证 无证可辨 
从风论治紫癜性肾炎的无证、寡证患者被引量:1
《环球中医药》2022年第3期456-458,共3页孙超凡 谢璇 郭晓媛 蔡倩 王暴魁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的特色所在。既往的诊疗过程往往是医家根据病人的主诉及症状,通过望闻问切以辨证施治,即证由症出,法随证立。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部分紫癜性肾炎患者在发病中常无明显不适,以传统的四诊手段很难发现形之于外的临床表...
关键词:紫癜性肾炎 无证可辨 辨病论治 寡证辨证 微观辨证 从风论治 
浅议亚健康与无证可辨被引量:4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118-120,共3页刘昌财 程绍民 何增强 沈鹏英 付丝羽 李泽明 
亚健康状态是指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状态。无证可辨是指现代医学检测提示异常,但与患者当前"证"不相符合,出现中医辨证论治证据不足,从而无证可辨的现象。亚健康状态可有症,可无症,其与传统医学提出的"无证可辨"中的"...
关键词:亚健康 有证无据 无证有据 无证可辨 
从五辨探讨周围性面瘫无证可辨问题的诊治思路被引量:5
《新中医》2019年第12期310-312,共3页詹杰 徐佳君 赵文 夏淑洁 甘慧娟 李灿东 
周围性面瘫为临床常见病,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多以颜面局部症状为主,缺乏全身性的临床表现,故难以形成可用于辨证的有效证候群,从而导致周围性面瘫无证可辨。"五辨"即辨症、辨证、辨机、辨人和辨病,为李灿东教授首创,对解决无证可辨的疾病...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 五辨 无证可辨 
对中医“无证可辨”的探讨被引量:23
《中医杂志》2019年第9期801-803,共3页张晓芳 廖凌虹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J01893);福建省2011中医健康管理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JG2017006-协同)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的特色所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大量"无症状疾病"提前被发现,证由症出,"无症状疾病"或者疾病"无症状阶段"等导致的"无证可辨"给中医辨证施治提出了新的难题。通过分析"无证可辨"产生的原因,如医生自身中医思维问题,人...
关键词:无证可辨 无症可辨 微观辨证 
从《伤寒杂病论》中探究“无证可辨”的对策被引量:3
《中医杂志》2019年第4期299-301,共3页余涛 邹小娟 许家栋 杨航 陈家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3597;81630104;81704023)
无证可辨现象对中医临床诊疗形成了挑战,其形成有诸多原因。总结无证可辨的直接原因是缺乏"症群",根本原因是四诊的粗疏,不是症群不存在,而是中医师未能采集到。梳理《伤寒杂病论》中蕴含的关于四诊、体质辨证、以方测证和注重病机转变...
关键词:辨证论治 无证可辨 伤寒杂病论 
中医皮肤病望诊阐发被引量:6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年第2期166-167,共2页张琪 杨刚 谭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173400)-H_2O_2致毛囊无色素性黑素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机制及补肝益肾中药的保护作用
中医四诊中望诊居于首位。皮肤病学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其病多有形可征、有色可观,进一步决定了"望诊"在皮肤病诊治中的重要作用。谭城教授经多年揣摩,在中医整体观及五行理论的指导下,强调望诊应以患者最突出的外在征象为依据...
关键词:皮肤病 望诊 无证可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