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学机制

作品数:628被引量:4925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朱守彪夏斌李三忠任建业李崇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质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GPS数据揭示的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现今应变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
《地质学报》2024年第4期1114-1128,共15页韦少港 徐锡伟 武艳强 梁诗明 罗佳宏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基本科业务专项(编号ZDJ2019-01);常熟理工学院科研启动专项(编号KYZ2022017Q);国家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编号2015419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604078)联合资助的成果。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位于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前缘,是地壳缩短和构造旋转变形十分强烈的部位。本文收集东构造结及其周边区域大范围、长时段的最新GPS速度场资料,采用“二维张力样条”方法计算获得区域构造应变场,研究其现今地壳运动与构...
关键词:喜马拉雅东构造结 GPS 现今地壳形变 构造应变场 动力学机制 
海南岛晚新生代石山组橄榄玄武岩的地幔源区组成及动力学机制被引量:4
《地质学报》2022年第8期2725-2742,共18页冯光英 刘飞 牛晓露 杨经绥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编号GML2019ZD0201);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2216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92062215、41773029、41672063、41720104009)联合资助成果。
南海北部边缘新生代玄武岩广泛分布,分布于海南岛北部的全新世早期石山组玄武岩,岩石组成为碱性橄榄玄武岩,其中可见较大颗粒的橄榄石斑晶,橄榄石斑晶具有较高的Fo值(82.8~83.5)和Ni含量(0.14%~0.20%)。橄榄玄武岩的微量元素及同位素组...
关键词:海南晚新生代玄武岩 地幔源区 再循环洋壳及沉积物 海南地幔柱 
中亚成矿域斑岩大规模成矿特征:大地构造背景、流体作用与成矿深部动力学机制被引量:45
《地质学报》2019年第1期24-71,共48页高俊 朱明田 王信水 洪涛 李光明 李继磊 肖文交 秦克章 曾庆栋 申萍 徐兴旺 张招崇 周建波 赖勇 张晓晖 孙景贵 万博 王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390440;41390445和41025008)资助的成果
中亚成矿域夹持于西伯利亚、东欧和塔里木-华北克拉通之间,展布范围与全球显生宙大陆地壳生长最典型的增生型造山带——中亚造山带相当,并产出一系列大型—超大型斑岩铜(-金)、斑岩钼及斑岩铜(-钼)矿床。斑岩成矿作用自西向东存在明显差...
关键词:中亚成矿域 斑岩大规模成矿 大地构造背景 流体作用特征 成矿深部机制 
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海拔高度演化的氧同位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
《地质学报》2015年第B10期17-17,共1页刘静 Greg Hoke 唐茂云 Greg Wissink 许强 Carmarla Garzione 
新生代沉积地层中古土壤碳酸盐结核氧同位素可以示踪古海拔高度,并越来越多应用于研究青藏高原地形生长的时空演化,对探索高原巨型地貌体形成和高原变形等大陆构造动力学机制问题提供重要约束。青藏高原东南缘高程变化较缓,边界模糊...
关键词:青藏高原 氧同位素 海拔高度 时空演化 新生代 南缘 碳酸盐结核 动力学机制 
浙西新路盆地火山岩型铀成矿的深部动力学机制被引量:13
《地质学报》2013年第5期703-714,共12页王正其 李子颖 汤江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040019)资助的成果
在中生代岩浆作用过程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演化轨迹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新路盆地火山岩型铀成矿的深部动力学机制。研究表明,新路盆地由早至晚系列岩浆岩,SiO2含量依次降低,碱度和K2O/Na2O比值逐渐升高,氧化物含量...
关键词:壳幔作用 岩浆作用 “轻物质流”上涌 火山岩型铀矿 浙江新路盆地 
流动CO_2-H_2O系统中方解石溶解动力学机制——扩散边界层效应和CO_2转换控制被引量:20
《地质学报》1998年第4期340-348,共9页刘再华 Wolfgang Dreybrodt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 379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49632100;49703047);地质矿产部"九五"重点科技项目(编号9501104)和地质矿产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联合资助
利用旋转盘实验装置和高分子生物催化剂技术,笔者研究了流动CO_2-H_2O系统中方解石溶解动力学及其控制机制。实验发现,方解石的溶解既受到固-液界面间扩散边界层(DBL)的控制,还受到扩散边界层内CO_2慢速转换反应(CO_2+H_2OH^+HCO_3^-)...
关键词:CO2-H2O系统 方解石 溶解动力学 二氧化碳 
鄂东北大别杂岩中混合岩形成的动力学机制被引量:5
《地质学报》1994年第4期308-323,共16页王江海 杨问华 吴金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49070079)
作者在详细野外工作的基础上,采用斜长石和钾长石成分及含量,有序度测定,斜长石延性系数的统计,质量平衡计算,矿物空间分布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本区混合岩具有热中心,从中心往外,混合岩的矿物性质有规律地变化。主导成因机制是深熔和交...
关键词:大别杂岩 混合岩 动力学机制 耗散结构 
云南个旧成矿区锡石-硫化物矿床原生金属分带形成的动力学机制被引量:24
《地质学报》1990年第3期226-237,共12页於崇文 蒋耀淞 
个旧成矿区锡石-硫化物矿床内铜、锡密切共生,具有特殊的原生金属分带。本文采用动力学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该分带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指出,矿床分带可能是由于多次矿化活动间歇、脉动式地相继发生而产生的。伴随成矿脉动所析离的含多...
关键词:成矿区 锡石 硫化物矿床 金属 分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