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强

作品数:19被引量:33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青藏高原汶川地震氧同位素地表破裂带河流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地质科学》《地球物理学报》《地质学报》《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汶川地震同震滑坡物质在震区的滞留和运移及其对龙门山地形演化的影响被引量:2
《地球物理学报》2018年第5期1970-1983,共14页王伟 刘静 Vincent Godard 张金玉 许冲 李志刚 徐心悦 许强 王鹏 谢克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79,41225010和41761144065);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LED2016A0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600310)共同资助
2008年M_W7.9汶川地震导致龙门山断裂发生强烈地壳变形,同时引发的巨量同震滑坡加速了该地区的地表剥蚀和河流侵蚀.然而,目前尚缺少系统的数据定量研究滑坡物质的运移以及河流侵蚀速率随时间的演化规律,这些对理解龙门山前缘物质的再分...
关键词:龙门山 汶川地震 同震滑坡 河流卸载 地形演化 
印度与欧亚大陆初始碰撞时限、封闭方式和过程被引量:70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年第3期293-309,共17页丁林 Satybaev MAKSATBEK 蔡福龙 王厚起 宋培平 纪伟强 许强 张利云 Qasim MUHAMMAD Baral UPENDRA 
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项目(编号:XDB030104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6YFC0600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41490615)资助
印度与欧亚大陆初始碰撞是海陆热力对比变化、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造山带形成和亚洲气候转变的起点.本文根据近30年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大陆初始碰撞的研究历史.对比了十多种初始碰撞研究方法,我们认为周缘前陆盆地的构造-沉积响...
关键词:青藏高原 印度板块 欧亚板块 初始碰撞 封闭过程 
差异抬升: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变化历史被引量:9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年第1期40-56,共17页刘晓惠 许强 丁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472207;41490615);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B类)(编号:XDB03010401)资助
青藏高原地表抬升历史是新生代以来众多地质事件和气候环境事件的边界条件.高原古高度变化历史将地球深部动力学、地表过程和气候变化等不同圈层的相互作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各种古高度计的发展和在青藏高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对高原隆升...
关键词:古高度 差异抬升 新生代 青藏高原 
西藏林周盆地林子宗群火山岩的精细年代框架被引量:23
《第四纪研究》2016年第5期1037-1054,共18页陈贝贝 丁林 许强 岳雅慧 谢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490615和41472207)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批准号:XDB03010401)共同资助
林子宗群火山岩是一套出露于拉萨地块南缘的冈底斯弧之上的未变形的新生代火山岩,是研究拉萨地块在新特提洋北向俯冲到印度一欧亚大陆碰撞的转换过程中古地磁位置、古高程变化及岩浆演化的窗口。位于拉萨市北部约30km的林周盆地是一个...
关键词:林周盆地 林子宗火山岩 区域角度不整合 U—Pb年代学 印度-欧亚大陆碰撞 
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海拔高度演化的氧同位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
《地质学报》2015年第B10期17-17,共1页刘静 Greg Hoke 唐茂云 Greg Wissink 许强 Carmarla Garzione 
新生代沉积地层中古土壤碳酸盐结核氧同位素可以示踪古海拔高度,并越来越多应用于研究青藏高原地形生长的时空演化,对探索高原巨型地貌体形成和高原变形等大陆构造动力学机制问题提供重要约束。青藏高原东南缘高程变化较缓,边界模糊...
关键词:青藏高原 氧同位素 海拔高度 时空演化 新生代 南缘 碳酸盐结核 动力学机制 
西藏改则洞错地区白垩纪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组成及对班公-怒江洋俯冲闭合的制约被引量:11
《地质科学》2015年第1期182-202,共21页付佳俊 丁林 许强 蔡福龙 岳雅慧 郭钰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号:2011CB403101);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编号:XDB03010401)资助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青藏高原内一条重要的缝合带,其俯冲极性和闭合时限一直存在着争议,这无疑限制了我们对青藏高原演化历史的认识。本文对仲岗安山玄武岩和一套新发现的晚白垩世安山岩进行研究,获得了其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23.75±0....
关键词: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西藏改则 白垩纪火山岩 U-PB年代学 HF同位素 
冈底斯山的隆升过程与青藏高原古高度研究被引量:5
《中国科学基金》2015年第1期54-59,共6页许强 丁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490615);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批准号:XDB03010401)的资助
青藏高原古高度不仅是其深部变形的结果,也是地表风化剥蚀作用的产物。古高度是约束青藏高原隆升模式最重要的独立变量。传统观点认为,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之后,青藏高原一直处于低海拔的状态,于新近纪时期约3 Ma才开始整体逐渐隆升...
关键词:氧同位素 古高度 冈底斯 青藏高原 
郯庐断裂带渤海湾北段早新生代逆冲推覆的生长褶皱证据被引量:13
《地质学报》2013年第6期759-772,共14页李志刚 陈伟 贾东 李世琴 许强 周小军 金柯 
本文为国家“973”计划(编号2008CB42570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9721/12)共同资助的成果.
高分辨率的地震剖面显示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深部存在-生长断层转折实褶皱。本文对地震剖面的构造变形以及褶皱两翼的生长前、生长和生长后地层的变形几何关系进行详细构造解析;利用断层转折褶铍几何变形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分别对西部凹陷...
关键词:辽河箍地 生长断层转折褶皱 郯庐断裂带 台安-大洼断层 
2008年汶川大地震小鱼洞地表破裂带精细填图被引量:4
《地质通报》2013年第4期538-562,共25页王鹏 刘静 孙杰 张智慧 许强 文力 孟庆岭 
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专项<古地震探槽选点与事件判别的综合对比研究>(编号:201308012);<青藏高原东缘三江地区河流侵蚀递进发育的低温热年代学约束>(编号:41172179);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
5·12汶川MW7.9级地震为罕见的、地壳尺度位移配分于多条平行断裂的板内逆冲走滑型地震。在2条北东走向、近平行的主要地表破裂问,发育北西走向的小鱼洞地表破裂。介绍了对小鱼洞北西向地表破裂的精细填图。小鱼洞地表破裂空间上位于...
关键词:汶川地震 小鱼洞断裂 地表破裂填图 侧向断坡 撕裂断裂 
藏北中中新世淡色花岗岩及流纹岩的成因:对高原北部边界地壳加厚过程和隆升时代的制约被引量:9
《科学通报》2012年第2期153-168,共16页张利云 丁林 杨迪 许强 蔡福龙 刘德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09-0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062500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403101)资助
淡色花岗岩的研究对了解大陆碰撞造山带地壳增厚过程、陆壳深熔作用甚至高原隆升具有重要意义.野外调查表明,可可西里湖地区发育中中新世二云母淡色花岗岩和流纹岩.针对布喀达坂二云母淡色花岗岩和科考湖、马兰山、湖东梁流纹岩进行了锆...
关键词:可可西里 锆石U-Pb定年 40Ar/39Ar定年 淡色花岗岩 流纹岩 地壳加厚 高原隆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