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刚

作品数:10被引量:5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断层相关褶皱汶川地震逆冲推覆准噶尔盆地南缘古地震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地质科学》《地质学报》《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石油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阿尔金断裂中段乌尊硝尔段古地震记录与级联破裂行为被引量:7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0年第1期50-65,共16页袁兆德 刘静 周游 李志刚 王恒 姚文倩 韩龙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U1839203、41761144065、41802228);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项目(编号:IGCEA1814);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项目(编号:LED2017A01)资助
阿尔金断裂是世界上少有的几条巨型活动走滑断裂带之一,对其古地震复发特征至今认识不足,与缺少高分辨率地层控制下的古地震记录有关.在阿尔金断裂中段乌尊硝尔附近发育的小型拉分盆地内,开展了精细的古地震探槽工作.高分辨率沉积地层...
关键词:青藏高原 阿尔金断裂 走滑断裂 古地震 同震位错 
走滑断裂古地震探槽选址范例被引量:4
《地质通报》2016年第11期1807-1828,共22页袁兆德 刘静 李占飞 邵延秀 李志刚 王鹏 王伟 姚文倩 
中国地震局行业专项(编号:201208006);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编号:LED2014A02);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主任基金(编号:201602)
探槽选址直接决定了古地震研究的质量,且理想探槽位置具有稀缺性。在收集82篇国内外走滑断裂古地震研究论文的基础上,分析了长序列古地震探槽选址和同震位移探槽选址的构造地貌共性特征。长序列古地震探槽一般布设在断塞塘、拉分盆地、...
关键词:走滑断裂 古地震 探槽选址 高沉积速率 埋藏冲沟 同震位移 
晚上新世龙门山南段斜向逆冲作用和区域应力场转换被引量:4
《地质通报》2016年第11期1829-1844,共16页李志刚 刘静 贾东 孙闯 王伟 姚文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502187);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22501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15M571079、2016T90121)
2008年汶川地震(Mw 7.9)同震滑移结果表明,今地壳缩短为近EW向,与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斜交。这一斜向逆冲作用的准确起始时间一直未得到很好的约束。基于龙门山南段山前大邑背斜区三维地震解释和构造建模,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年代学数据,确...
关键词:汶川地震 龙门山 斜向逆冲作用 构造应力场转换 地壳缩短 
斜向逆冲断层相关褶皱的正演模型与实例分析被引量:3
《地质论评》2013年第6期1207-1217,共11页张猛 贾东 王毛毛 李志刚 李一泉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1ZX05003-002;2011ZX05009-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202145)的成果
斜向逆冲作用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研究斜向逆冲断层相关褶皱的构造几何学特征,识别断层相关褶皱是否存在斜向逆冲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Trishear 4.5、Gocad以及Trishear3D软件构建一系列不同滑移量的断层转折褶皱和断层传播褶皱的二维正...
关键词:斜向逆冲断层相关褶皱 假三维模型 构造几何学 邛西背斜 大兴西背斜 
郯庐断裂带渤海湾北段早新生代逆冲推覆的生长褶皱证据被引量:13
《地质学报》2013年第6期759-772,共14页李志刚 陈伟 贾东 李世琴 许强 周小军 金柯 
本文为国家“973”计划(编号2008CB42570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9721/12)共同资助的成果.
高分辨率的地震剖面显示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深部存在-生长断层转折实褶皱。本文对地震剖面的构造变形以及褶皱两翼的生长前、生长和生长后地层的变形几何关系进行详细构造解析;利用断层转折褶铍几何变形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分别对西部凹陷...
关键词:辽河箍地 生长断层转折褶皱 郯庐断裂带 台安-大洼断层 
独山子背斜的几何学运动学数字模拟被引量:10
《地质科学》2012年第1期37-50,共14页陈伟 郝晋进 李世琴 彭文利 鲜地 陈丽花 李志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972142);国家重大专项(编号:2011ZX05009-001)资助
独山子背斜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是北天山逆冲推覆带在前陆盆地山前形成的断层相关褶皱。本文以横跨背斜的过井地震剖面为蓝本,用钻井数据、相邻地震剖面和地表形态为约束,运用断层相关褶皱模型对独山子背斜进行几何学定量分析,以建...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南缘 独山子背斜 TRISHEAR 模型 断层传播褶皱 
面复原技术在潜在断层预测中的应用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4期41-43,共3页鲜地 邱春宁 郝晋进 李志刚 陈丽花 
受分辨率限制,现有地震解释方法难以准确识别和预测一小部分潜在的小型断层。通过面复原技术,可以在三维构造建模基础上对目的层进行三维构造恢复,获得构造稳定指数、K-max和拉张系数。在这些系数图谱上,潜在断层表现为线性构造,利用线...
关键词:潜在断层 面复原 三维构造 稳定指数 拉张系数 
川东南门场构造解析被引量:1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3-5,共3页李志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972142);四川省重点项目(编号:SZD0414)
位于川东华蓥山推覆褶皱带前缘的南门场构造是川东地区主要含气构造之一。从南门场构造的地震剖面分析入手,可建立与实际数据相吻合的断层相关褶皱模型,将构造解释的多解性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分析表明南门场构造存在三大断裂体系,其...
关键词:推覆褶皱带 含气构造 断层相关褶皱 构造样式 
准噶尔盆地南缘托斯台背斜的几何学分析被引量:14
《石油学报》2011年第1期90-94,共5页陈伟 郝晋进 张健 肖立新 鲜地 李志刚 陈丽花 李贵芝 
国家科技重大项目(2009ZX05009-001)资助
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的托斯台背斜经历了强烈的构造变形,地表出露丰富的断层相关褶皱现象,是北天山山前典型的断层相关褶皱及其叠合的复杂构造单元。笔者从过托斯台背斜地震剖面的构造分析入手,以地表和钻井揭示的构造现象为约束条件...
关键词:北天山山前 逆冲推覆 断层相关褶皱 正演平衡地质剖面 托斯台背斜 
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解释断裂构造——以川西合兴场地区为例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第17期85-86,共2页夏景肖 郝晋进 李志刚 陈丽花 鲜地 
合兴场位于川西坳陷中段,龙泉山逆冲推覆带的北部倾伏端。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合兴场地区的断裂构造进行了解释,从地震层位标定、地层追踪、构造解释、相干体断层解释等方面介绍了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合兴场地区的应用。
关键词:合兴场 断裂 构造三角楔 相干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