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周盆地

作品数:22被引量:293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赵志丹莫宣学董国臣朱弟成周肃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质学报》《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岩石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藏林周盆地中侏罗统却桑温泉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23年第4期747-758,共12页周豫 杨文光 朱利东 密文天 解龙 钟摇 麦源君 张洪亮 李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118);冈底斯-喜马拉雅铜矿资源基地调查项目(DD20160015);兰州大学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MRWCGS-2019-01)。
林周盆地位于冈底斯板块中部,对其进行盆地分析将为理解冈底斯板块构造演化过程提供重要的沉积学证据。本文以林周盆地中侏罗统却桑温泉组为研究对象,开展岩石学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却桑温泉组岩屑石英砂岩最年轻碎屑锆...
关键词:林周盆地 中侏罗统 却桑温泉组 碎屑锆石 物源分析 
岩石磁组构对剩磁稳定性的制约探讨:以印支地块中生代碎屑岩和拉萨林周盆地设兴组红层为例被引量:1
《地球物理学报》2023年第1期301-313,共13页贾舒斐 黄宝春 鲁洪亮 赵千 闫永刚 梁雅伦 易治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4074,92055205)资助.
岩石磁组构因能提供磁性矿物晶体形状、排列方式等赋存信息而被广泛应用于判别岩石剩磁是否受到了后期构造应力的显著影响;但常规岩石磁化率各向异性(AMS)是否能够准确限定岩石剩磁的稳定性,目前尚无深入探讨.本文以印支地块Nakhon Tha...
关键词:磁化率各向异性 剩磁各向异性 沉积组构 过渡型构造变形组构 印支地块 
拉萨地块林周盆地下白垩统塔克那组:新特提斯洋活动陆缘伸展阶段沉积记录
《地质学报》2022年第3期783-804,共22页刘航宇 石开波 刘波 宋本彪 刘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成项目(编号U19B6003)资助成果。
拉萨地块林周盆地下白垩统塔克那组沉积于新特提斯洋壳向拉萨地块俯冲的弧后伸展环境,对重构该时期古地理格局、理解活动陆缘伸展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野外露头描述和薄片观察,总结塔克那组岩石地层、岩石学和古生物...
关键词:白垩系 塔克那组 混积岩 风暴沉积 生物富集层 弧后伸展构造 海平面变化 
藏南林周盆地设兴组砂岩及其中玄武岩夹层的地球化学与成因被引量:3
《岩石学报》2020年第9期2729-2750,I0001-I0015,共37页邢莉圆 赵志丹 齐宁远 唐演 刘栋 佟鑫 王青 朱弟成 
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2019QZKK07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600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755207、41602059.41802058、41273044);国家创新引智111项目(B18048)联合资助。
印度与亚洲大陆的碰撞是青藏高原演化的重要构造事件,碰撞过程被记录在拉萨地块南部的晚白垩世到古新世的沉积-岩浆作用中。林周盆地的晚白垩世设兴组及其之后不整合覆盖的林子宗火山岩,是解析碰撞过程的重要记录。本文对设兴组最高层...
关键词:设兴组 砂岩 玄武岩夹层 林周盆地 青藏高原 
西藏拉萨市林周盆地海相白垩系生物化石的发现及地质意义被引量:3
《高原科学研究》2018年第2期12-17,共6页土登次仁 李兴鹏 朱卫翁 央珍 边片 
西藏自治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训练计划项目(2014QCX023)
在地质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西藏地区留下了相当完整的海相白垩纪地层。对该时期海相沉积演化特征的研究,能够为该地区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前的演化信息提供可靠的依据。文章以西藏拉萨市林周盆地为研究区域,以沉积作用的过程和...
关键词:林周盆地 海相 白垩系 化石 
西藏林周县水源地水文地质特征分析被引量:2
《四川地质学报》2017年第4期629-633,共5页林光鑫 余正良 孙玉梅 
根据物探、水文地质钻探及水文地质试验,对林周县水源地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水源地含水层以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堆积物(Qhalp)为主,冲积砂砾卵石富水性好、渗透性好、具微承压、单井出水量1 000~3 000m3/d;冲洪积含泥...
关键词:水源地水文地质特征 林周盆地 
印欧大陆碰撞前亚洲大陆南缘古位置再研究:林周盆地上白垩统红层的古地磁新结果被引量:8
《地球物理学报》2017年第5期1811-1824,共14页梁雅伦 黄宝春 易治宇 张也 闫永刚 张东海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子课题(XDB03010404)资助
拉萨地块林周盆地白垩系红层的古地磁数据一直都有较大争议.过去认为磁倾角变浅可能是造成这些分歧的主要原因.我们在林周盆地设兴组背斜两翼进行了系统的古地磁采样,15个采样点的特征剩磁分量在倾斜校正和倾伏褶皱校正后平均方向为D=33...
关键词:拉萨地块 白垩系红层 倾角变浅 同褶皱重磁化 印度-欧亚大陆碰撞 
西藏林周盆地林子宗群火山岩的精细年代框架被引量:23
《第四纪研究》2016年第5期1037-1054,共18页陈贝贝 丁林 许强 岳雅慧 谢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490615和41472207)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批准号:XDB03010401)共同资助
林子宗群火山岩是一套出露于拉萨地块南缘的冈底斯弧之上的未变形的新生代火山岩,是研究拉萨地块在新特提洋北向俯冲到印度一欧亚大陆碰撞的转换过程中古地磁位置、古高程变化及岩浆演化的窗口。位于拉萨市北部约30km的林周盆地是一个...
关键词:林周盆地 林子宗火山岩 区域角度不整合 U—Pb年代学 印度-欧亚大陆碰撞 
西藏林周盆地中酸性脉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被引量:14
《岩石学报》2015年第5期1268-1284,共17页董铭淳 赵志丹 朱弟成 刘栋 董国臣 莫宣学 胡兆初 刘勇胜 邹子昊 
国家973项目(2011CB403102;2015CB4526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3044;41225006);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目(1212011121260;1212011121066;12120113086400);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083)联合资助
林子宗火山岩(也称林子宗群)出露在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南部,被认为是印度与欧亚大陆发生碰撞的岩浆作用响应。发育在拉萨东北林周盆地的林子宗火山岩剖面完整,是最初的命名地,在过去的20年来已经完成了较好的研究工作。本文对林周盆地林...
关键词:岩脉 林子宗火山岩 锆石U-PB年龄 锆石HF同位素 林周盆地 西藏 
西藏林周盆地设兴组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被引量:12
《岩石学报》2015年第5期1285-1297,共13页李晓雄 江万 梁锦海 赵志丹 刘栋 莫宣学 
国家973项目(2011CB403102;2015CB452604);国家危机矿山办公室项目(200809951);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220937;1212011121260;121201112106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3044;41225006)联合资助
青藏高原南部拉萨地块分布的晚白垩世岩浆活动,对了解特提斯洋的构造演化及约束印度-亚洲大陆初始碰撞时限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西藏林周盆地林子宗火山岩的下伏晚白垩世设兴组地层中首次发现了玄武岩夹层,并系统开展了玄武岩的Ar-A...
关键词:林周盆地 设兴组 玄武岩 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特提斯洋俯冲 拉萨地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