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反围剿

作品数:664被引量:17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蒋伯英黄道炫张鹏华谢一彪赵福超更多>>
相关机构:赣南师范大学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军事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科研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铁血将军的柔情:粟裕与楚青的战地爱情
《当代老年》2025年第1期16-17,共2页韩继云 
粟裕,1907年出生于湖南会同。1925年考入常德湖南第二师范。当他在第二师范读书时,就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学生运动。1927年6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了国民革命军。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爆发,他加入起义洪流,并随着朱德、陈毅上...
关键词:反帝反封建 中央苏区 南昌起义 国民革命军 粟裕 五次反围剿 井冈山 铁血将军 
中央苏区的兵站与五次反“围剿”
《军事史林》2024年第12期21-30,共10页余文涛 
兵站是在根据地和红军后勤部门实施后勤保障的运输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红军后勤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伴随军事斗争规模不断扩大,依靠就地取给和战场缴获日渐无法满足红军对物资的需求,红军需要与根据地建立稳固的联系...
关键词:后勤组织 运输枢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央苏区 后勤部门 根据地 红军 后勤保障 
红军干部团:长征中的“流动学校”
《党的生活(河南)》2024年第20期53-54,共2页钱锋 沈思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出发前夕,为适应战争形势需要,中革军委决定将1933年10月17日由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分编出的红军大学、红军第一步兵学校、红军第二步兵学校和红军特科学校再次合并,组成干部团...
关键词:中革军委 宋任穷 政治工作人员 红军大学 步兵营 干部团 漫漫征程 第五次反围剿 
永不泯灭的信念
《时代报告》2024年第4期135-150,共16页龚远政 
写在前面的话: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本文的主人公叫陈富莲,江西省永新县沙市乡田背村人,1931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8月被选为沙市乡苏维埃人民代表,参加在永新县召开的湘赣省苏维埃政府第二次代表大会。同年,陈富莲在家乡参加红...
关键词:苏维埃政府 人民代表 中央红军 第五次反围剿 战略转移 陈富 任弼时 湘赣省 
第五次反“围剿”时期赤少队突击运动机制研究
《古田干部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61-68,共8页孙建猛 
第五次反“围剿”时期,中央苏区开展了一场如火如荼的赤少队突击运动。它以突击性为核心特征,从领导、动员、巩固三个层面构建了自身的机制。在领导机制上,包括确立党团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建立纵横一体的多种动员机关;在动员机制上,...
关键词:赤少队 突击运动 机制 第五次反“围剿” 
彭雪枫:我想我应该努力了,请你给我勇气
《时代青年(视点)》2023年第12期62-63,共2页
彭雪枫(1907年-1944年),河南镇平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参加过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组织过土成岭战役,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直取遵义城,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城...
关键词:彭雪枫 遵义城 抗日战争 新四军 娄山关 五次反围剿 中国工农红军 大渡河 
《血火鏖战--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
《百年潮》2023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血火鏖战——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是作者王新生继《穿越历史时空看长征》出版七年后推出的另一部党史系列作品,首次全面详尽地反映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史。1930-1934年,五次反“围剿”,四次取得胜利,最后一次失利,由此,...
关键词:王新生 中央苏区 中央红军 历史时空 系列作品 反“围剿”斗争 围剿 党史 
周恩来与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
《长征学刊》2023年第4期1-17,107,共18页石仲泉 
红军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后,面对国民党军准备新“围剿”之机,周恩来和朱德据理力争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正确军事方针,但博古和李德却简单照搬苏联军事斗争经验,顽固坚持扩大苏区和夺取中心城市的战略方针,轻视毛泽东、周恩...
关键词:周恩来 第五次反“围剿” 中央“三人团” 战略转移 
不朽
《作文成功之路》2023年第18期4-4,共1页张梓琪 姜见知(指导) 
1934年的深秋,秋风瑟瑟,眼前,江水奔腾咆哮,流向天边。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北上长征。国民党的军队逐渐逼近,一场恶战即将在滚滚奔涌的湘江边开始。第一声枪响后,双方展开了殊死搏斗。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国民党反动派...
关键词:国民党反动派 红军战士 第一声 第五次反围剿 江水 失利 
奉新县百丈山:红色故土别样红
《江西农业》2023年第5期39-40,共2页黄召轩 刘勇 
奉新县百丈山风景名胜区地处赣西北边陲,位于修水、铜鼓、宜丰、奉新四县交界处,山高路险,层峦叠嶂。苏区时期,百丈山曾是中共湘鄂赣省委临时机关所在地,也是中共修铜宜奉中心县委和红军独立师师部所在地,历经了五次反围剿,红色资源丰富...
关键词:苏区时期 风景名胜区 山高路险 西北边陲 五次反围剿 奉新县 环境优美 湘鄂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