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前后

作品数:176被引量:16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宝东关威聂映玉李婷轩罗芳芳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武汉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五四运动前后李大钊政治思想转变及当代价值研究
《华章》2025年第2期0093-0095,共3页张芳圆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传播人。但是李大钊并非从一开始就是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五四运动正是其思想转变的重要分水岭,他的政治思想转变经历了坚定民主主义者、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
关键词:李大钊 思想转变 时代价值 
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对“主义”认知的内在理路
《毛泽东思想研究》2024年第3期119-129,共11页汪兵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中共创建时期(1919—1922)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基础的历史考察”(2023AH0403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五四运动前后,近代中国“主义”思潮的传播兴盛,并日益走向高潮。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关于“主义”认知的内在理路蕴含着多个维度。其中,逻辑基础是毛泽东受到“主义时代”的深刻影响;实践路径是毛泽东对“社会改造”探索的初步尝试;...
关键词:五四运动前后 毛泽东 “主义” 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每周评论》为中心的考察
《北京档案》2024年第5期63-67,共5页龙国存 刘维荣 
《每周评论》是五四运动前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媒介。面对纷繁复杂的思想环境,《每周评论》逐步认可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宣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广泛报道十月革命和世界各民族解放运动,抨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关注劳农阶级,鼓励工人阶...
关键词:《每周评论》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盗火者”的青年时代:五四运动前后恽代英的人格与志向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4年第1期31-42,共12页熊成帅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历史、成效与经验”(23GH02027)的阶段性成果;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项目“全面抗战时期川渝地区中共党组织的干部培养工作研究”(XNZZSH2120)的阶段性成果。
恽代英是中国革命的一位“盗火者”,也是五四青年的典型代表。在五四运动前后,恽代英坚持以自信与力行的严肃态度对待人生,树立了救国与救世的高远追求,养成了高度的责任心和理性周密的务实精神。为了实践救国理想,恽代英坚持苦修,漠视...
关键词:恽代英 五四运动 人格 人生态度 精神气质 
五四运动前后我国青年旅欧寻梦的新时代传播之维
《区域治理》2023年第22期89-91,共3页高宇晗 王馨蓓 陈慧军 
五四运动前后我国大批青年旅欧寻梦。推动这段历史在新时代的传播,应在标定价值中厘析出我国青年旅欧寻梦的新时代传播之需,在观照现实中把握住我国青年旅欧寻梦的新时代传播之境,在探赜路径中构建出我国青年旅欧寻梦的新时代传播之路。
关键词:青年 旅欧 新时代传播 
五四运动前后我国青年旅欧勤工俭学的四维探赜
《区域治理》2023年第24期60-62,共3页李尚原 郑菁华 陈慧军 
五四运动前后我国大批青年远赴欧洲寻求救国救民之梦,探求这段历史需遵循“经历了什么”“做了什么”“形成了什么”“有什么意义”的逻辑理路。历史维度上,厘清我国青年旅欧寻梦的背景历程;实践维度上,从奋进之力、政治之魂、立身之本...
关键词:五四运动 青年 旅欧勤工教学 探赜 
从多元系统看中国翻译文学在五四运动前后地位转变的文化原因
《现代语言学》2022年第4期691-695,共5页王静雯 
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学者Even-Zohar提出多元系统理论。在他看来,翻译活动不应被视作单一的文化现象,而应从更大的文化层次上加以联系。翻译文学被认为是社会文化多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五四运动前,翻译文学处于中国文化多元系统的边...
关键词:多元系统理论 五四运动 文化原因 中国翻译文学 
五四运动前后的社会思潮与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兴起
《复印报刊资料(青少年导刊)》2022年第6期21-28,共8页邵明众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思潮的演变存在着从个人倾向向集团倾向演变的大势。本文以参与创建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三个青年群体——谭平山代表的粤籍北京大学生群体,阮啸仙等人代表的广州就学青年群体,杨匏安、彭湃代表的粤籍海外留学青...
关键词:五四运动 社会思潮 广州 社会主义 青年团 
青年毛泽东在五四运动前后
《党史纵横》2022年第5期9-12,共4页张家康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用他自己的话说:“对政治的兴趣越来越大,思想也越来越激进。”当时正值各种新思潮扑面而来,他“对‘十九世纪的民主’‘乌托邦主义和旧式的自由主义’抱有一些模糊的热情”。在阅读接触了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后,毛泽东...
关键词:乌托邦主义 职业革命家 五四运动 十九世纪 马克思主义 自由主义 新思潮 青年 
五四运动前后的社会思潮与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兴起被引量:1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22年第1期21-30,共10页邵明众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思潮的演变存在着从个人倾向向集团倾向演变的大势。本文以参与创建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三个青年群体:谭平山代表的粤籍北京大学生群体,阮啸仙等人代表的广州就学青年群体,杨匏安、彭湃代表的粤籍海外留学青年群...
关键词:五四运动 社会思潮 广州 社会主义 青年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