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理论

作品数:52被引量:23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郭建生常惟智李钟文胡还甫张瑞贤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帝内经》五味理论之苦味新探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5年第4期46-50,共5页刘中唐 赵思晨 裴晓丽 赵芸慧 安冬 高艳奎 白敏 李晓玲 李宬钰 尚立宇 梁永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XMZ031);甘肃省教育厅优秀博士生项目(23JRRA1218)。
梳理《黄帝内经》中涉及五味理论的代表性篇章中的条文,通过理论研究的方法,从“阴阳五行归属”“干预津液状态”“五脏苦欲补泻”“六气致病用药”4个层面,对五味理论中的苦味进行再认识,阐释其不同功效背后的理论依据,总结其不同功效...
关键词:五味理论 《黄帝内经》 苦味 经典理论 中医 
基于“五脏体阴而用阳”探析《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味理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5年第4期14-18,共5页屈宏德 杜振华 李应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敦煌医学学科(No.DHYXXK2024);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敦煌医学文献整理与应用研究中心(No.DHYXJD2024)。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一部重要的敦煌遗书,其所载“五味理论”具有较高的文献和临床价值。五脏以阴为体,阳为用,陶弘景通过五味调节脏之体阴、用阳以平衡脏气。基于“五脏体阴而用阳”理论,从五脏的体用探析体味、用味、急食味,认...
关键词: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五味理论 五脏 体阴而用阳 
李应存教授基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味理论从肝脾体用论治慢性湿疮经验被引量:1
《中国医药导报》2024年第27期133-136,共4页屈宏德 马骏 李应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2BYY038)。
慢性湿疮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症状缠绵难愈,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李应存教授从肝脾体用角度分析,认为慢性湿疮的核心病因为肝脾体用失调,肝体藏血,脾体藏营,营血不足则不荣养肌肤;肝用为肝主疏泄,疏泄失调则气血不畅,瘀...
关键词:慢性湿疮 体用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五味理论 
“五味”辨治溃疡性结肠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4年第7期65-68,共4页张智伟 周雨 张琳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YZ-202132);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王京奇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项目(京中科字〔2008〕2号)。
文章基于“五味”理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通过叙述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范畴、病因病机和“酸、苦、甘、辛、咸”等经典方剂、配伍特点,全方位展示“五味”理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独到之处。另外,通过总结发现,与溃疡性结肠炎有...
关键词:五味理论 溃疡性结肠炎 治法 四合 辨证论治 
乌梅丸及拆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炎症因子和神经肽表达的影响
《环球中医药》2024年第3期393-400,共8页许宗颖 张冬梅 张雪丽 王文雅 张迪 陈萌 
国自然面上项目(82174270);北京中医药大学“揭榜挂帅”重点项目(2022-JYB-JBZR-017)。
目的观察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作用机制及配伍特点。方法83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8组,其中空白对照组、全方组、酸味组、苦味组、辛味组、甘味组、阳性药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各10只,模型组13只。采用4%乙酸灌肠法诱导溃疡性...
关键词:乌梅丸 溃疡性结肠炎 神经肽 炎症因子 拆方 五味理论 
基于苦味受体探讨苦味中药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7期3451-3454,共4页王佳然 庞立健 臧凝子 吕晓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82004294);辽宁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育苗”项目(No.L202046);中青年科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o.RC200156)。
中药药性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中,《黄帝内经》载:“肺色白,宜食苦”,具有苦味的清热药也常在肺系疾病中使用,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苦味受体TAS2R及其下游信号分子在呼吸道中也分布较广。文章主要介绍了肺系疾病中苦味中药的应用,以TAS2...
关键词:五味理论 苦味中药 苦味受体 肺系疾病 TAS2R 
五味理论的现代医学研究被引量:6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4期1417-1420,共4页李艺博 张晶新 李腾腾 王曦廷 卢涛 
北京市高精尖学科经费-中医生命科学(No.1000062520573)。
五味理论是中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组方遣药等方面得到了不同时代医家的广泛使用和发展。现代医学对五味理论的研究方法较为集中,但缺乏宏观性和整体性,因此,文章通过探讨目前对中药五味理论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现...
关键词:中药 五味理论 现状 展望 应用 
五味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概述被引量:3
《中国民间疗法》2022年第21期1-5,共5页张欣 邓小敏 丘树林 易倍吉 曾山容 卢江丽 
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项目——五味消渴方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S2018105)。
五味消渴方是邓小敏教授防治糖尿病的经验方,该文基于《灵枢·五变》“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理论,阐述论治2型糖尿病的学术思想,探究2型糖尿病与“五脏柔弱”的关系,同时提出调和阴阳、填培五脏、扶正降糖的治疗法则,临床根据不同人...
关键词:2型糖尿病 五味消渴方 中医药 五味理论 
基于血分病探析酸味药功效特点被引量:2
《北京中医药》2022年第8期883-885,共3页王文雅 张迪 潘菽弢 唐瑞 石文娟 陈萌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攻关项目(2020-JYB-ZDGG-001)。
在血分病的治疗中,经方组方中酸味药主要有摄血排脓、活血利湿、化瘀消癥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酸味药不仅能收能涩,而且还能消能散。酸味药物的收涩主要体现在补虚固精、滋阴息风、生津止渴、止血止利等方面;其消散之性则主要体现...
关键词:血分病 经方 酸味中药 五味理论 药性理论 
《黄帝内经》五味理论探析被引量:12
《国医论坛》2022年第1期12-14,共3页何健 胡方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各家学说”开放基金项目(2014GJXS05)。
《黄帝内经》对五味理论有非常丰富的论述,涉及篇章21篇,分别从五味的作用、五味的阴阳属性、五味配属五脏、五味的饮食禁忌和五味的临床应用等方面予以阐释。本文通过梳理《黄帝内经》五味理论,一方面指导日常饮食养生调护,另一方面能...
关键词:《黄帝内经》 五味 苦欲 补泻 五脏 理论探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