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腧穴

作品数:96被引量:324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许菊荣许小琴刁本恕张景明孙宝琏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扬州大学贵阳中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贵州省卫生厅科研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上海针灸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思经气之流注顺序被引量:7
《上海针灸杂志》2016年第4期460-461,共2页刘立安 
五腧穴是指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即古人将经气在人体四肢运行的过程比作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井"穴分布...
关键词:经络 十二经脉 五腧穴 
五腧穴透刺治疗躯体疼痛型亚健康疗效观察被引量:7
《上海针灸杂志》2013年第6期476-477,共2页陈旻 
目的比较五腧穴(荥、输穴)透刺治疗躯体疼痛型亚健康患者与药物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50例躯体疼痛型亚健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采用五腧穴(荥、输穴)透刺,对照组采用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
关键词:针刺 透针     亚健康 疼痛 
《难经·六十八难》五腧穴古今临床应用析微被引量:12
《上海针灸杂志》2013年第2期151-152,共2页王全林 刘晓梅 
《难经·六十八难》对“五腧穴”临床应用主要记载为“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临床究当何解,古今迥异。
关键词:《难经》 五腧穴 古籍 古今临床应用 
手太阴肺经五腧穴穴位电导率观察被引量:2
《上海针灸杂志》2013年第2期141-143,共3页刘琴 毛慧娟 孙佳 吴耀辉 陈连靖 孙平龙 
教育部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TS11404);上海市教委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08C2013)
目的探讨肺经五腧穴电导率的规律。方法对30名健康受试者肺经左右五腧穴及其对照点进行电导率的测定。结果肺经五腧穴电导率明显高于穴位对照点的电导率(P<0.05);肺经左右同名五腧穴位的电导率(除太渊穴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穴位研究 五腧穴 肺经 电导率 
小论韩国五腧穴针刺疗法被引量:1
《上海针灸杂志》2011年第12期862-863,共2页黄玉兰 
五腧穴是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的五个特定穴,是被古今医家所重视的常用要穴。五腧穴又配属五行,即《难经.六十四难》中"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指出了五腧...
关键词:五腧穴 针刺疗法 刺法 舍岩针法 太极针法 八体质针法 
胃经五腧穴阻抗值递减趋势的解剖学初探被引量:3
《上海针灸杂志》2011年第10期701-703,共3页徐冬梅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773021)
目的胃经五腧穴分布在膝关节以下,经穴分布在肌肉间隙中,古人两千年前提出五腧穴从井穴到合穴,从小到大,通过解剖学的一些观点进一步观察胃经五腧穴体表阻抗呈现递减趋势。方法试用自行研制脏腑疾病诊断仪DM-Ⅰ,测试180例无胃病及循行...
关键词:胃经 五腧穴 解剖 体表阻抗 递减趋势 
黄选玮针刺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被引量:8
《上海针灸杂志》2009年第1期42-43,共2页李博文 李琳 张招娣 黄选玮 陈久毅 
目的客观评价首批国家百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贵阳中医学院黄选玮教授的针刺技法及选穴对肩周炎患者肩部疼痛症状及功能的改善。方法将肩周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患者的疼痛及功能...
关键词:肩周炎 随机对照 临床研究 刺法 五腧穴 
家兔前肢太阴经五腧穴解剖被引量:9
《上海针灸杂志》2005年第2期37-39,共3页罗亚非 徐照 宋华 付强 
贵州省卫生厅资助课题(2002年贵州省卫生厅)
 目的 研究家兔前肢太阴经五腧穴:少商、鱼际、经渠、太渊和尺泽的层次结构。方法 先对腧穴定位标识,逐一对腧穴层次解剖。结果 五腧穴浅层穴树多以头静脉、桡神经浅支为基础,深层穴树以桡动脉及分支和正中神经为基础。结论 家兔...
关键词:五腧穴 太阴经 解剖 前肢 家兔 
猕猴前肢太阴经五腧穴解剖
《上海针灸杂志》2005年第2期39-39,共1页许小琴 张金龙 许菊荣 
关键词:静脉 太阴 腧穴 穴位 桡神经 动脉 皮下组织 猕猴 解剖 深层 
五腧穴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上海针灸杂志》2001年第6期31-31,共1页周玉艳 
关键词:五腧穴 穴位 经络 临床应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