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维新

作品数:667被引量:60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彭平一陈文联王晓秋董贵成黄兴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对戊戌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2年第12期95-100,共6页柴文华 迟浩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037)。
“启蒙自我循环”指由呼唤启蒙到批判启蒙,由批判传统到回归传统。以此为视域审视戊戌维新派思想家,可以看出他们有同有异的心路历程,康有为、谭嗣同是“非启蒙自我循环”的代表,梁启超是“半启蒙自我循环”的代表,严复是“启蒙自我循...
关键词:“启蒙自我循环” 戊戌维新派 康有为 谭嗣同 梁启超 严复 
对戊戌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第8期35-41,281,F0002,共9页柴文华 迟浩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037)。
“启蒙自我循环”指由呼唤启蒙到批判启蒙,由批判传统到回归传统。以此为视域审视戊戌维新派思想家,可以看出他们有同有异的心路历程,康有为、谭嗣同是“非启蒙自我循环”的代表,梁启超是“半启蒙自我循环”的代表,严复是“启蒙自我循...
关键词:“启蒙自我循环” 戊戌维新派 康有为 谭嗣同 梁启超 严复 
民国历史教科书中的戊戌维新及康有为被引量:2
《广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112-120,255,共9页李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与中华民族认同研究"(项目号16AZS012)的阶段性成果
历史教科书对于戊戌维新及康有为的叙述,有个由隐至显的历程,清季尚属敏感话题,只能不写或简单的一笔带过;民初虽突破禁区,予之以正面评价,但史实层面未做过多扩展;直到1922年学制改革后的叙述,才在篇幅上大大超越此前,对史实的把握和...
关键词:民国历史教科书 戊戌维新 康有为 
论曾广铨的现代性译介被引量:2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44-149,共6页潘红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3BWW010)
戊戌维新时期,时任驻英参赞的曾广铨担任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英文译编,大量编译西方政治时文,译介斯宾塞尔的社会进化理论,是第一位将日后风靡晚清的英国通俗作家哈葛德译入中国的人。曾广铨的翻译,以富有现代意义的新话语引入新思...
关键词:曾广铨 《时务报》 戊戌维新 民权 现代性 
戊戌维新派宪法思想概论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402-407,共6页杨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AFX010)
从"进化论"与"三世说"理论、"民约"与"民权"理念、"分权"与"集权"思想以及"立宪"与"法治"主张四个方面探讨晚清戊戌维新派的主要宪法思想,力图从制度设计与制度实践的差距中探索制度生成的历史逻辑,并由此揭示民主精神与共和制度在不同...
关键词:戊戌维新 维新派 宪法 立宪 民主精神 共和制度 民约 民权 法治 
中西妇女参加政权实现路径比较与启示
《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6期279-280,共2页隋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KS078);2010吉林大学科研项目
中西妇女参政权的实现路径之比较分析 1.中国妇女参政权实现主体路径——自上而下的全面赋权 中国妇女参政运动崛起源于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19世纪末,戊戌维新派开始关注妇女解放问题,主张女性接受...
关键词:妇女参政权 路径 中西 近代中国 民主革命运动 妇女解放问题 19世纪末 戊戌维新派 
戊戌维新与“近代救亡的中国观”的中级形态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36-43,共8页何志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国名的由来与"中国观"的历史演变研究(04XZS002)
清楚地意识到列强侵略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边缘,在批判地继承洋务派思想的基础上,康有为等维新派把"近代救亡的中国观"推向了中级形态:中国幅员辽阔而物博,人民广众而聪颖,文化悠远而深厚,居地球第一等大国之资格;惨败于东瀛日本,...
关键词:改良派 “大中国观” 戊戌维新 成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