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方言

作品数:40被引量:11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吕延杨军马毅杨倩平山久雄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典籍与文化》《新华月报》《语文学习》《咬文嚼字》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精組合口字在近現代魯西南方言中的音變考尋被引量:1
《汉语史研究集刊》2020年第1期173-188,共16页亓文婧 林珈亦 
國家重大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古代方言學文獻集成(16ZDA202)”;山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學者專案(IFYT17006)的支持
文章從山東西南部45個中原官話方言點的實際讀音出發,結合古代文獻材料的記錄,討論近現代精組合口字的演變方式,得出以下結論:(1)i介音脱落和精組聲母齶化的競爭與對抗,是支配精組合口字演變方向的關鍵,二者的相互作用,使山東西南部方...
关键词:精組合口字 魯西南方言 齶化 i介音丢失 
石磨
《晚霞》2019年第15期16-16,共1页罗大佺 孔祥辉(图) 
儿时的乡下农村,石磨是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之一,几乎家家都有。石磨可以磨小麦、黄豆、玉米,还可以磨糯米和猪饲料。石磨磨出的糯米面粉白花花的,十分好看。童谣“上石崖,下石崖,白胡子老头钻出来”,指的就是石磨。这里的“崖”字是川...
关键词:石磨 生产生活 西南方言 猪饲料 特色菜 糯米 黄豆 面粉 
“好嗨哦”背后的西南方言,是如何占领互联网的?
《新华月报》2019年第12期74-75,共2页Philex 
贵州话成功地在去年给不少人留下了“心理阴影”。“凶手”之一是打着“一吻跨年”的旗号把众多情侣“骗”进电影院的《地球最后的夜晚》,140钟的电影里,黄觉成功用贵州话让不少人睡了个好觉。
关键词:互联网 方言 西南 电影院 贵州 阴影 
皖西南方言的反复问句被引量:1
《汉语学报》2014年第4期52-57,96,共6页吕延 杨军 
2013年安徽省教育厅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皖西南方言过渡性特征研究"(编号:SK2013B158);2013年安徽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研究项目"皖西南方言的过渡性特征研究"(编号:10117700199);2014年安徽理工大学博士基金"安庆方言的过渡性特征研究"的资助
总体看,皖西南方言的反复问句有"VP-Neg""VP-Neg-VP"和"K-VP"三种类型,以"VPNeg-VP"为最常见基本类型。皖西南各县市方言均为几种反复问句并存,这些并存的反复问句并不处在同一个层次上。区域内及周边方言的反复问句相比较,皖西南方言...
关键词:皖西南方言 安庆各县市 反复问句类型 语法层次 过渡性特征 
皖西南方言亲属称谓词的特点与文化内涵被引量:2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75-78,共4页吕延 杨军 
2013年安徽省教育厅社科项目"皖西南方言的过渡性特征研究"(SK2013B158);2013年度安徽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研究项目"皖西南方言过渡性特征研究"(10117700199)
皖西南方言的亲属称谓词自成体系。除改称、贱称、从他称等民风特点外,皖西南方言亲属称谓词还有语音、构词、语用及方言自身等方面的混合性、过渡性特征。皖西南亲属称谓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长幼有序的等级观念、亲疏有别的地域文化...
关键词:皖西南方言 亲属称谓 称谓词 文化 
皖西南方言特征词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42-47,共6页吕延 虞尚元 
2013年度安徽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基金项目(SK2013B158)资助;2013年度安徽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研究项目(10117700199)资助
皖西南处于江淮官话、赣语及吴语的过渡性方言区,其境内有些县的方言归属至今尚未定论。过渡区方言,尤其是单从语音角度不能确切分区的方言,方言特征词的研究无疑能弥补语音标准的不足。皖西南方言特征词表不但能使我们认清当地方言词...
关键词:皖西南方言 方言特征词 分级 
西南三省民歌音色要素分析被引量:1
《北方音乐》2012年第11期144-144,共1页杨倩 马毅 
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课题项目,课题编号10SB118
西南民歌有着不同层次的古老文化特征,其民歌大多为“诗、歌、舞”相结合的演唱形式,内容复杂多样。西南三省相对于中国其他地域,民族方言语言和环境人文背景不同,因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歌文化。本文从方言入手,以云、贵、川三省...
关键词:西南方言 民歌与方言 音乐要素 音色 
西南三省民歌音色要素分析被引量:1
《北方音乐》2012年第8期83-83,共1页马毅 杨倩 
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课题项目,课题编号10SB118
西南民歌有着不同层次的古老文化特征,其民歌大多为"诗、歌、舞"相结合的演唱形式,内容复杂多样。西南三省相对于中国其他地域,民族方言语言和环境人文背景不同,因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歌文化。本文从方言入手,以云、贵、川三省为代...
关键词:西南方言 民歌与方言 音乐要素 音色 
普通话“打”与西南方言“打”比较谈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156-158,共3页唐悦 
从"打"字的基本意义和语法功能等方面对普通话中的"打"和西南方言中的"打"进行比较分析。"打"是现代汉语中词义最复杂的单音词之一。通过普通话中的"打"和西南方言中"打"字的比较,基本意义和语法功能等方面进行考察,对汉语泛义动词"打"...
关键词:泛义动词 西南方言 “打” 特征 
浅谈慈利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被引量:1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7年第2期72-74,共3页卓振宏 
慈利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武陵山脉东部边缘,澧水中游。人口六十多万,隶属于张家界市。全县境内通行的语言属于北方方言的次方言——西南方言,以县城话为代表。由于慈利语音与普通话比较接近,差异小,故有“小北方”之称。
关键词:西南方言 普通话 对应规律 语音 慈利方言 湖南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