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腔

作品数:119被引量:10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红娟曾永义张志峰赵建新陈志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世新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戏曲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搬场拐妻》声腔解析
《戏曲研究》2023年第3期162-182,共21页苏子裕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苏州宝仁堂刻印的《新订缀白裘六编文武双班合集》中收录《搬场拐妻》一剧,其采用的[西秦腔]与清初抄本《钵中莲》采用的[西秦腔二犯]是迄今为止所知比较早的西秦腔史料。学者对西秦腔与梆子腔的关系、西秦腔与皮...
关键词:西秦腔 皮黄腔 缀白裘 梆子腔 《钵中莲》 声腔 解析 清乾隆 
梆子腔珍稀剧种的保护与传承——西秦戏的艺术特征与生存发展
《戏曲研究》2015年第2期66-70,共5页何玉人 
梆子腔是一个流传广、影响大、留存剧目多的声腔体系。当它传播到我国东南地区时,曾经对许多剧种的形成、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仅就广东省来说,粤剧、汉剧、潮剧等剧种的声腔都或多或少融合了梆子的腔调或受到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
关键词:西秦戏 海丰县 西秦腔 东南地区 陆丰 演出剧目 音乐唱腔 三官堂 《秦香莲》 天下第一团 
河洛对闽台艺术文化的传承
《戏曲研究》2012年第2期327-340,共14页曾永义 
河洛指黄河洛水会流区域,亦即今河南省洛阳、郑州、开封一带,古为中原,亦称中州。中原文化不止流向八闽,亦由闽南流入台湾。一河洛文化传入闽南福建有八府,故称"八闽",僻处我国东南海隅,虽然《周礼》
关键词:艺术文化 西秦腔 泉州木偶 南管 海隅 悬丝傀儡 戏剧史 下南腔 木卡姆 李绿园 
钱德苍辑《缀白裘》所见之地方戏曲被引量:1
《戏曲研究》2011年第2期189-217,共29页曾永义 
前言我们一般所说的"折子戏"之"折子",原指书写在"摺子"上的片段剧本,由于其短小便于掌中把握,亦称"掌记"。而"摺"通"折",故亦写作"折子"。文献上"折子戏"或称"折",或称"出",俗称"折子",不过是在"折"字下加词尾"子",使之成为带词尾之复...
关键词:地方戏曲 缀白裘 西秦腔 前腔 打面缸 何文秀 弋阳 曲牌体 掌记 斩貂蝉 
抉微索隐细考察 南腔北调探源流——流沙先生及其戏曲声腔史研究
《戏曲研究》2008年第1期342-354,共13页苏子裕 
流沙先生1925年出生于黑龙江肇源县。他不是科班出身,也没有高学历,中学毕业后即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他随军南下到江西,一直在文艺单位、文化部门从事行政、业务工作,戏曲研究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进行。1982年任省文化局剧目工作室主任...
关键词:戏曲声腔 西秦腔 弋阳 宜黄腔 二凡 胡琴腔 目连戏 魏良辅 文艺单位 戏曲研究 
楚调秦腔西秦腔 不是陕西山二黄——兼答束文寿先生被引量:1
《戏曲研究》2007年第3期252-265,共14页苏子裕 
朿文寿先生《论京剧声腔源于陕西》一文发表后,在戏曲史界,引起了一些争议。笔者写有《"京剧声腔源于陕西"质疑》一文,与朿先生商榷。后见朿文寿先生在《中国戏剧》
关键词:西秦腔 西秦戏 严长明 西安乱弹 汉调二黄 中国戏剧 海陆丰 苏子裕 二凡 程砚秋 
魏长生晋京所唱何腔被引量:2
《戏曲研究》2006年第3期73-94,共22页王正强 
公元18世纪后半叶,清廷王朝正处在中气旺盛的黄金阶段,外无太大战患,内少挟权异己,社会生活安定,农业、商贸经济繁荣,这对文化艺术的发展,无疑是个天与人归的良好机缘。尤其各地纷纷不断的民间戏曲,如同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又随商路交通...
关键词:魏长生 西秦腔 民间戏曲 琴腔 同州梆子 燕兰小谱 秦声 周贻白 天与人归 板腔体 
西秦腔再考被引量:1
《戏曲研究》2004年第3期262-279,共18页王正强 
出现在明代中叶的甘肃西秦腔(又称琴腔、甘肃调、甘肃腔、西腔、西皮调、陇西梆子腔、甘肃梆子腔等),本是我国最早形成板腔体【两句腔】结构雏型的戏曲腔调,而且早在嘉靖元年(1522)以前,就以皮影演唱形式传入故都北京和河北西部诸地,而...
关键词:西秦腔 西安乱弹 板腔体 西皮调 同州梆子 琴腔 秦声 演唱形式 曲牌体 严长明 
有容乃大——对陇剧音乐艺术创新的思考被引量:1
《戏曲研究》2001年第2期250-257,共8页杨长春 
回顾二十世纪音乐发展的趋向,无论是古典音乐作曲家那注重形式美的旋律,还是浪漫主义作曲家充满抒情意味的曲调,都已经不是近、现代作曲家们的榜样了。他们最感兴趣的是节奏自由、精巧多变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以及巴赫式的旋...
关键词:艺术创新 旋律线条 现代作曲家 有容乃大 道情戏 陇东道情 地方戏剧 西秦腔 假婿乘龙 陇东皮影 
西皮腔渊源形成新探被引量:4
《戏曲研究》2001年第1期28-38,共11页海震 
关于西皮腔的渊源,清人张际亮《金台残泪记》中'谓甘肃腔日西皮调'的说法是论者经常引用的一条史料。它一般被看做是西皮腔源于'西秦腔'的重要依据。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资料室收藏有一函带工尺谱的清抄本《梅玉配》,其中有一段唱...
关键词:西秦腔 皮腔 西皮调 戏曲声腔 湖广腔 梅玉配 荆河戏 武陵戏 二六板 自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