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流派

作品数:94被引量:6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俞为民傅谨张仲谋杜卫舒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戏曲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上海艺术评论》《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戏曲研究》《大舞台》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艺无止境——叶少兰在“京剧叶派小生人才培训”启动仪式上的发言
《大舞台》2024年第5期57-58,共2页叶少兰 
各位同仁、各位学员,大家好。在河北省京剧艺术研究院和李宏图工作室共同努力下,在国家艺术基金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举办“叶派小生人才培训”学习班,这是京剧界的一件大好事,非常有意义。现在全国各地为了戏剧的复兴,采取各种措施,调动...
关键词:叶少兰 京剧界 人才培训 国家艺术基金 戏曲流派 工作室 京剧艺术 小生 
对戏曲流派的一点思考
《东方艺术》2024年第5期80-88,共9页珺楠 
重提戏曲流派这个话题,源于对当下河南戏曲现状的一点思考。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全国戏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河南也开始从戏剧大省迈入强省行列,佳作不断,人才迭出,屡获殊荣,成绩斐然,良好的生态环境令全国业...
关键词:戏曲流派 生态环境 戏曲现状 戏剧呈现 艳羡 研讨会 
数字化技术时代的剧场艺术——兼及中日古典演剧的可能性被引量:1
《江汉论坛》2022年第3期58-64,共7页李熟了 
斯蒂格勒为我们揭示了在数字化技术时代社会心灵无产阶级化的现实。剧场艺术一方面让数字化技术大量进入自身,另一方面并没有以自身形式对于数字化技术导致的这种社会问题作出回应。这使得当代剧场有在记忆工业中沦为审美调节工具的风...
关键词:斯蒂格勒 第三持留 数字化技术 后戏剧剧场 剧种 戏曲流派 
何以“十旦九张”? 兼论“张派崛起”的时代意义与京剧未来(上)
《中国戏剧》2021年第10期39-41,共3页齐致翔 
中国戏曲的流派艺术异彩纷呈,无论哪个剧种,不同流派独特的历史渊源、鲜明的艺术特色,都极大地丰富着戏曲艺术的宝库。更可贵的是,每一种戏曲流派的背后,都有一位为之倾注艺术生命的前辈宗师,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艺术瑰宝。我刊自本期起...
关键词:张君秋 流派艺术 张派 戏曲流派 中国戏曲 艺术本体 艺术瑰宝 京剧 
演人物还是演流派?——从史依弘《锁麟囊》看跨流派剧目改编问题
《戏剧之家》2021年第21期10-11,共2页李晓芙 
戏曲作品《锁麟囊》是一出程派的传统剧目,直到今天这出京剧还在戏曲舞台上盛演不衰。除了程派内部对《锁麟囊》的表演以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跨流派、跨剧种的《锁麟囊》改编表演。长期以来,我国戏曲界对改编剧目都存在很大的争议,对...
关键词:戏曲流派 跨流派改编 《锁麟囊》 
守望秦腔 永续传承
《西部大开发》2021年第5期154-157,共4页杨剑力 
过去普遍认为,戏曲要形成流派,必须具备推广性、传承性、创造性的特性,现在看来这个定义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下面我们就戏曲流派形成和发展的背景以及现状梳理一下,并谈点个人的观点。
关键词:戏曲流派 秦腔 创造性 传承性 推广性 永续传承 
也谈戏曲艺术流派的传承与创造
《南国红豆》2020年第3期25-26,共2页刘思琪 
戏曲艺术流派属于戏曲审美范畴,是关乎戏曲创作与欣赏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也是谈论戏曲继承与创新时人们常常关心的话题。我国有三百六十多个戏曲剧种,但不是所有的剧种都流派纷呈。尽管有的剧种如京剧、粵剧、越剧,都曾涌现过许多流...
关键词:戏曲剧种 戏曲市场 戏曲流派 戏曲创作 创作与欣赏 艺术流派 审美范畴 继承与创新 
王悦强新书《评戏赏角》出版
《当代戏剧》2020年第3期36-36,共1页
王悦强先生的新书《评戏赏角》日前由西安出版社出版。这是继《看戏说戏》之后,王先生出版的第二本戏曲评论专著。该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文笔流畅、富于哲理,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名家名剧篇,是对部分老一...
关键词:文笔流畅 男旦 戏曲评论 戏曲流派 人物角色 艺术成就 秦腔 王先生 
新时代戏曲需要发展流派艺术被引量:1
《大舞台》2020年第3期18-20,共3页杨广金 高鹏 
近日从网上看到两篇有关戏曲流派的报道一篇是在2018年7月由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在北京召开的一次戏曲艺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经过慎重论证后正式宣布:豫剧旦角新王派成立,其创始人为豫剧第三代艺术家王红丽;另一篇是在2018年5月在山西...
关键词:中国戏剧家协会 艺术研讨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 王红丽 流派艺术 豫剧 戏曲流派 蒲剧 
礼敬新中国戏曲教育70年之史若虚戏曲教育思想研究
《戏剧之家》2020年第12期17-18,共2页孟高峰 
新中国戏曲教育已经走过70年的历程,站在新时代这一历史节点,回望总结戏曲教育思想,探寻把握戏曲教育规律,对于推动戏曲人才培养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著名戏曲教育家史若虚为例,通过对其戏曲教育思想、育人理念、教...
关键词:戏曲传统 戏曲表演 教学改革 戏曲流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