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荆江

作品数:76被引量:398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夏军强汪富泉渠庚宗全利陈栋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长江科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长沙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人民长江》《长江志季刊》《长江文艺》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来沙减小条件下荆江流域弯曲河道演变特性研究
《水利科技与经济》2024年第8期51-54,70,共5页蒋碧媛 高文 
为了研究来沙减小条件下荆江流域弯曲河道演变特性,根据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分析水库蓄水前后河道变化。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河道年径流量无明显变化,但输沙量明显减小;莱家铺大曲率河道凸岸发生切滩现象,凹岸泥沙淤积,河道冲刷...
关键词:弯曲河道 来沙减小 河道演变 荆江流域 
三峡建库后下荆江连续急弯河段冲淤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4年第2期410-425,共16页陈栋 姚仕明 李凌云 渠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22402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3209505);水利部三峡后续工作项目(CKSG2021257/HL)。
利用熊家洲-城陵矶河段2002~2018年5个年份的实测地形、监利站水沙数据分4个时段研究了下荆江连续急弯河段整体冲淤特征、弯道段与顺直过渡段等不同区域冲淤变化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峡建库后熊家洲-城陵矶河段年均冲刷厚度...
关键词:下荆江 连续急弯 冲淤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基于时间卷积网络的长江下荆江航道水位预测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23年第6期84-92,共9页李港 李有为 舒章康 张宇 王江 查伟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BK20200160)。
航道水位的精准预测对保障船舶通航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下荆江航道为研究区域,采用2019—2020年水文时间序列数据为训练集,2021年数据为验证集,构建基于时间卷积网络(TCN)的长江下荆江水位变化预测模型,并与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关键词:水位预测 航道水位 下荆江航道 时间卷积网络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下荆江七弓岭弯道裁弯的水情效应研究
《长江科学院院报》2023年第5期15-21,共7页易放辉 彭赤彬 李觅 卢翔 郭小虎 栾震宇 李洪翔 
湖南创新型省份建设重点研发专项(2020SK2129);湖南省重大水利科技项目(XSKJ2019081-05,XSKJ2021000-01)。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下荆江七弓岭弯道段出现凸岸侧冲刷、凹岸侧淤积的现象,八姓洲狭颈宽度因崩岸缩短,存在裁弯的风险。基于原型观测资料,分析七弓岭弯道裁弯具体位置,设计裁弯新河道,建立长江中游-洞庭湖一二维耦合非恒定流模型,评...
关键词:弯道裁弯 水情效应 数值模拟 非恒定流模型 七弓岭弯道 
下荆江急弯段河床形态调整对水流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泥沙研究》2023年第2期9-16,共8页刘胜琪 夏军强 邓珊珊 李志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25902,U2040215);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2021CFA029);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CFB554)。
三峡水库运用后下荆江急弯段出现“凸冲凹淤”现象,研究急弯段河床形态调整对水流特性的影响十分必要。基于2002年、2011年和2016年实测地形,采用Delft 3D水动力学模型计算上游来流为5 000 m^(3)/s、10 000 m^(3)/s和20 000 m^(3)/s流...
关键词:急弯河段 凸岸崩退 沙洲发育 二次流 水动力学模型 
下荆江急弯段凸冲凹淤演变过程与机理被引量:4
《科学通报》2022年第22期2672-2683,共12页刘鑫 夏军强 邓珊珊 周美蓉 毛禹 许全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25902,U2040215,52009095);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2021CFA029)资助。
三峡工程运用后,下荆江急弯河段出现凸冲凹淤的弯道演变现象,威胁防洪与航运安全.下荆江8个弯道为急弯(相对曲率B/R>0.5),6个急弯段的弯顶上游区域发生了明显的凸冲凹淤过程,且主要表现为凸岸边滩冲刷下切、河岸持续崩退,凹岸深槽回淤...
关键词:急弯河段 凸冲凹淤 流速重分布 来沙条件 下荆江 
熊家洲新汊道对七弓岭弯道水动力调整的影响被引量:1
《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年第3期8-12,20,共6页刘亦伦 李志威 谭岚 陈帮 王赞成 姜英豪 
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2018SK1010);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JJ3036);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9A017)。
下荆江尾闾的熊家洲河段自1950年斜槽裁弯形成新生汊道分流,使得下游七弓岭弯道水动力发生调整,进而加剧河道崩岸,影响河势稳定。采用水文资料和地形数据,基于MIKE21软件建立熊家洲弯道上下游河段(监利—螺山)的二维水动力数值模型,设...
关键词:弯道 汊道分流 水动力调整 二维水动力数值模型 下荆江 
钢筋混凝土护底促淤网架工艺生产性试验成果分析
《湖南水利水电》2021年第6期47-49,共3页黄艳 
为解决钢筋混凝土护底促淤网架水下沉放准确定位问题,根据长江下荆江河段河道地形特点和设计技术要求,选择不同的地段和地形进行生产性试验,对试验成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平均12 min完成1个网架沉放施工,施工机械可满足进度要求...
关键词:生产性试验 护脚新工艺 钢筋混凝土护底促淤网架 长江下荆江 
长江下荆江监利河段乌龟洲汊道分流分沙变化及演变特征分析被引量:3
《水利水电快报》2021年第2期24-30,共7页魏林云 李强 谢静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洞庭湖江湖联通复杂河网综合整治技术及示范”(2017YFC0405305)。
监利乌龟洲汊道位于长江中游下荆江河段中部,属于典型的弯曲分汊型河道。重点分析了2010~2018年长江中游下荆江河段乌龟洲汊道分流分沙及断面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该河段断面形态基本稳定,受三峡水库清水下泄、洞庭湖洪水顶托相互影响,...
关键词:汊道演变 分流分沙 断面特性 下荆江河段 
下荆江熊家洲至城陵矶弯曲型河段河床调整规律被引量:2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0年第6期156-163,169,共9页渠庚 郭小虎 何娟 陈栋 唐峰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2016YFC0402303);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1679011);湖北省直部门预算项目(2017-218-006-004);三峡水库科学调度关键技术第二阶段研究项目“新水沙条件下荆南四河及洞庭湖区冲淤演变趋势研究”。
三峡水库运用后,坝下游水沙过程发生了较大调整,对下荆江熊家洲至城陵矶弯曲型河段河床冲淤演变造成较大影响,从而对本河段河势稳定、防洪、航运等可能造成不利的影响,基于此,根据最新实测资料分析水沙条件变化及其对本河段河床调整规...
关键词:三峡工程 蓄水 水沙变化 弯曲型河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