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玄

作品数:59被引量:5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晓毅韩理洲方诗铭景蜀慧王永平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傅嘏交友论道
《演讲与口才(学生读本)》2023年第10期64-64,共1页倪世俊 
在《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傅是一方名士,他学识渊博,德厚稳重,是个谦逊君子,好多人想和他结为朋友。其中何晏、邓飚、夏侯玄都迫切希望能和傅交朋友,可傅始终没有答应。于是,三个人便委托傅的好友苟粲去说情。苟粲对傅说:“夏侯...
关键词:夏侯玄 《世说新语》 学识渊博 君子 交友论 
诸葛诞的“叛”与“忠”
《廉政瞭望》2023年第14期67-67,共1页李晓巧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国人几乎妇孺皆知,而知道他还有两个兄弟分别在两大“敌国”的恐怕不多。动荡乱世,诸葛三兄弟的人生轨迹大相径庭,尤其是其族弟诸葛诞在蜀汉的“天敌”曹魏政权为官,并且对曹魏相当忠诚,但正史中却常称其为叛臣。他到...
关键词:三国时期 诸葛诞 御史中丞 诸葛丰 曹魏 蜀汉 夏侯玄 谋反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演讲与口才》2023年第12期18-18,共1页单小双 
“和之美,在于合异”,出自曹魏时期夏侯玄与司马懿的对话。这句话的意思是,制作美味的羹汤,在于调和各种不同的滋味。引申来讲就是,做事要有包容万物的胸襟,能够接受他人的不同。北宋时,陕西一个豪士刘易,经常游走于边境,喜欢谈论军事,...
关键词:曹魏时期 夏侯玄 司马懿 
胡三省“司马师杀张后”说探微
《中国史研究》2022年第4期179-185,共7页黄树林 曾庆环 
曹魏皇后张氏为功臣张既之后,其父张缉加入夏侯玄、李丰等人反对司马氏的阵营,密谋诛杀司马师,事败被诛。张缉和张后与曹魏的政治有密切的关系,但《三国志》并没为他们立传,相关记载甚少。张缉被诛后,正史仅记载张后于次月被废,未再有...
关键词:胡三省 司马师 《三国志》 曹魏 司马氏 夏侯玄 史料 诛杀 
国人应该知道的成语常识--"蒹葭"与"玉"为何有了联系?
《养生保健指南》2022年第3期73-73,共1页吴桐祯 
蒹葭是芦苇,玉是玉石。芦苇如何能倚玉呢?原来"蒹葭倚玉"是"蒹葭倚玉树"的简称。"蒹葭倚玉树"语出《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
关键词:蒹葭 《世说新语·容止》 夏侯玄 
“正始改制”的局限与失败
《中国发展观察》2021年第21期63-64,55,共3页陈忠海 
曹魏后期,大将军曹爽辅政,为争取民望,在夏侯玄主持下进行了一场改革。这场被称为“正始改制”的改革,没能抓住既已存在的真正问题,改革措施没有可行性,为改而改,因而并不成功。正始乱象魏明帝曹叡是曹操的孙子﹐曹魏第二任皇帝,虽然不...
关键词:曹爽 孙吴 辅政 曹魏 雄才大略 魏明帝 蜀汉 夏侯玄 
试析夏侯玄对魏晋玄学的贡献
《宿州学院学报》2020年第7期1-4,80,共5页秦平 杨玉祺 
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
后世学者在介绍"正始玄风"时,往往将焦点集中在何晏、王弼二人身上,而忽略了夏侯玄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当从较为宽泛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史籍中有关夏侯玄的思想资料时,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他对于正始玄学乃至整个魏晋玄学所做出的不...
关键词:夏侯玄 魏晋玄学 浮华交会 
书法使人着迷
《七彩语文(初中)》2019年第11期33-37,共5页寒酌 一碗虾滑(图) 
关键词:夏侯玄 
权势逼人,路人皆知又奈何
《民间传奇故事》2018年第16期86-87,共2页荷介 
俗话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是,司马昭在有生之年为啥没有登上帝位?而且,司马昭还有个十分厉害的哥哥司马师,为啥司马家夺取天下的大任不是落在长子司马师这一脉,却是次子司马昭呢? 司马师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嫡长子...
关键词:权势 司马昭 司马懿 长子 夏侯玄 何晏 
晋景帝:联姻是条仕途捷径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蓝版)》2017年第7期4-4,共1页赖正直 
魏明帝太和年间,达官显贵的子弟喜欢聚集在一起,谈论玄学,相互吹捧,自抬身价。这些官二代企图制造舆论影响对自己的品评,显然对国家人事制度造成了一种干扰。因此,太和六年(252年),魏明帝下诏,严查严办“浮华”党人,夏侯玄...
关键词:仕途 联姻 舆论影响 人事制度 领袖人物 魏明帝 夏侯玄 禁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