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唐

作品数:213被引量:19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少华程章灿王玲娟王允亮龚世学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遗产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先唐文学观念与文学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召开被引量:1
《文学遗产》2020年第1期143-143,共1页侯冬 
2019年10月13—14日,由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先唐文学观念与文学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开幕式上,刘跃进研究员就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范式转型及发展出路指出,未来...
关键词:文学史研究 先秦文学 先唐文学 西北师范大学 科研单位 发展出路 文化研究中心 范式转型 
先唐文学研究再出发——“问题与方法的历史:1949—2019年先唐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综述
《文学遗产》2019年第6期186-187,共2页沈相辉 
2019年,恰是“五四”运动爆发一百周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在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点上,2019年7月6—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遗产》编辑部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在京联合举办了“问题与方法的历史:1949—2019年先唐文学研究的回顾...
关键词:《文学遗产》 先唐文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科研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成就与不足 问题与方法 回顾与展望 
“《文学遗产》先唐文学研究青年学者座谈会”综述
《文学遗产》2014年第4期159-159,共1页孙少华 
为纪念《文学遗产》创刊六十周年,《文学遗产》编辑部于2014年4月1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召开先唐文学研究青年学者座谈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青年学者程苏东、徐建委、童岭...
关键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文学遗产》 青年学者 座谈会 先唐 综述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大学 
近十年来先唐文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文学遗产》2014年第2期126-131,共6页孙少华 
在去年召开的《文学遗产》编委会扩大会议上,本刊责任编辑和特约编辑从古代文学研究近十年的进展、问题及思考等方面向会议做了工作汇报,获得与会专家的鼓励和肯定,并建议适时予以刊布。嗣后,责任编辑和特约编辑在工作汇报的基础上...
关键词:古代文学研究 先唐 《文学遗产》 特约编辑 责任编辑 编委会 
先唐杂言诗的节奏特征和发展趋向--兼论六言和杂言的关系被引量:10
《文学遗产》2008年第3期4-17,共14页葛晓音 
本文探讨了杂言诗的形成原因、与乐府的关系,以及唐以前两大类杂言诗的节奏特征,认为无主导节奏的杂言到晋宋之后基本消失,与六言的介入有关,但六言诗也正出自这类杂言。同时分析了分别以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为主导节奏的各类杂言的发展趋...
关键词:杂言 六言 节奏特征表现感觉 发展趋势 
先唐别集考述被引量:11
《文学遗产》2003年第4期26-32,共7页徐有富 
本文对先唐别集源流、称名、编纂途径,以及社会背景,作了较为系统的考述。
关键词:先唐 别集 考述 源流 称名 编纂 社会背景 
先唐诔文的职能变迁被引量:8
《文学遗产》2000年第5期16-21,142,共7页徐国荣 
本文分析了诔文由述德传统到抒发哀思的功能性变化,考察了魏晋时代文体变迁的轨迹,认为感伤思潮的弥漫,是其变化的外在原因,而文体间的职能交互,则是其变化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诔文 先唐 魏晋 
《南濠诗话》中的一首先唐佚诗
《文学遗产》1993年第4期105-105,共1页詹杭伦 
唐以前人的诗作,经明人冯惟讷《诗纪》、清人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以及今人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等总集的大力搜讨,已网罗殆尽;偶有遗珠,已属凤毛麟角,弥足珍贵。最近,笔者在明人都穆的《南濠诗话》中,意外发...
关键词:《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佚诗 先唐 诗话 冯惟讷 丁福保 逯钦立 明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