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冲击波

作品数:144被引量:14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立元成燕方守金徐焕生於可训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馆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科研资助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上海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读·写·编
《上海文学》1999年第3期80-80,共1页
这十多年来,《上海文学》在我印象中是与诸多文学浪头连结一起的,如90年代后期语言艳丽花哨的先锋小说(那几个代表作家如今都已少年老成,语言还原得像水一样淡),90年代的新都市小说、现实主义冲击波等。90年代的操作是越来越与现实环境...
关键词:上海文学 新都市小说 现实主义冲击波 代表作家 先锋小说 文学本体 现代主义艺术 媒介时代 现实环境 语言 
书写“当下”:从经验到文本——“现实主义冲击波”之检讨被引量:7
《上海文学》1997年第5期67-72,共6页罗岗 
一个新旧杂陈、方生未死的时代,恰如哈维尔所言:“仿佛某种东西正在崩溃、衰败和消耗其自身,而某种尚不十分真切的东西正从瓦砾中生发”。①这样一种状况不仅是对各种理论话语解释力的考验,更是对文学想象力的挑战。
关键词:现实主义冲击波 小说时间 意识形态 九十年代 理论话语 新文学 书写方式 上海文学 叙述时间 文本 
文学审美中的公民意识——编者的话被引量:2
《上海文学》1996年第10期1-1,共1页
亲爱的读者,我们在8月号撰写的“现实主义再掀冲击波”中,曾热情肯定了刘醒龙、谈歌、何中诸位的近期创作,此次又在“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专栏中推出谈歌的最新小说《车间》。本刊与《人民文学》的编创动向已经引起了舆论界的关注。《文...
关键词:公民意识 当代现实主义 文学审美 现实主义冲击波 谈歌 文学与政治 近期小说 刘醒龙 编辑意图 创作 
车间被引量:2
《上海文学》1996年第10期4-27,共24页谈歌 
大胡挨这一顿揍,全是因为多喝了那三瓶啤酒。大胡这些日子很痛苦,他老婆刘玉芳劲劲得要跟他离婚。而且是说干就干,大刀阔斧,闹改革的样子,连一点摸着石头过河的稳当劲也没有。大胡气得肚子鼓鼓的,还说不出来。
关键词:现实主义冲击波 车间主任 见义勇为 厂长 摩托车 办公室 派出所 服务小姐 副书记 啤酒 
新闻
《上海文学》1996年第10期29-52,共24页阙迪伟 
1 五一节休息过后,第二天胡一民到坝前乡去采访。中巴在途中高河镇停下时,几个乘客跳下车去,在公路边一字儿站开方便。胡一民也想尿,跟下车后,见这风景尽在一车子乘客的眼皮底下,实在不雅,就避开大家走到公路另一头的芦苇蓬边。胡一民...
关键词:现实主义冲击波 副书记 总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记者 公路 乡政府 社会风气 老板 办公室 
现实主义再掀“冲击波”被引量:6
《上海文学》1996年第8期1-1,共1页
亲爱的读者,文学评论界已经注意到今年一月号的《人民文学》与《上海文学》同期推出的两部中篇小说。前者是谈歌的《大厂》,后者是刘醒龙的《分享艰难》。评论家张颐武认为,这些作品代表了一股新的文学潮头,可以称之为“分享艰难的文学...
关键词:现实主义冲击波 分享艰难 刘醒龙 文学评论 上海文学 谈歌 张颐武 评论家 作品 中篇小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