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冲击波

作品数:143被引量:14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立元成燕方守金徐焕生於可训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馆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科研资助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文学回顾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8期153-154,共2页
2023年,改革开放四十五周年,一批书写改革开放长史的长篇小说集中发表和出版。回顾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文学,写“改革开放”典型的文学表达有两种:一种是与改革开放同行,及时回应时代主题,甚至参与时代主题的建构,如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
关键词:现实主义冲击波 改革开放时代 新写实文学 山乡巨变 文学表达 历史时段 参照系 时代主题 
在“分享艰难”之外——李佩甫中篇小说《学习微笑》论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24-128,共5页吕东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CZW033);河南省高校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2022-JCZD-29)。
李佩甫的中篇小说《学习微笑》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佳作,由于未能获奖而影响了自身的经典化。《学习微笑》善于择取精妙传神的情节场景来呈现生活的复杂意蕴,善于通过提炼意象以丰富叙事,展现了高超的叙事艺术。《学习微笑》是20世纪...
关键词:《学习微笑》 叙事艺术 “现实主义冲击波” 
“现实主义冲击波”:批评的分歧、错位与匮乏
《文艺争鸣》2023年第7期47-52,共6页薛红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重点项目“新时代线上线下文艺评论价值引导作用研究”(项目编号:21WXA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现实主义冲击波”是指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批反映国企和乡镇生存困境的作品,主要包括刘醒龙的《分享艰难》《挑担茶叶上北京》《菩提醉了》,何申的《年前年后》《信访办主任》,谈歌的《大厂》《大厂续篇》《车间》,关仁山的《...
关键词:现实主义冲击波 刘醒龙 《上海文学》 《人民文学》 何申 谈歌 关仁山 挑担茶叶上北京 
《人民文学》与“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
《临沂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92-100,共9页杨会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BZW127)。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人民文学》一度被誉为“国刊”。该刊的地位与使命使其对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思潮颇为关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现实主义文学的主体地位受到冲击,尤其在90年代,《人民文学》期待的现实主义宏大叙事作品匮乏,“现...
关键词:《人民文学》 办刊追求 “现实主义冲击波” 扶持与遮蔽 
从“分享艰难”到无处“逍遥”——“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一种反思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22年第8期150-159,共10页行超 
20世纪90年代是属于改革与改革者的年代。改革的现实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影响着所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这个时代,国家政策、社会形态在变革,人民的生活现实在变革,曾经根深蒂固的观念、价值也在悄然变革。90年代初,理论界以及社...
关键词:现实主义冲击波 分享艰难 意见分歧 转型问题 社会层面 乡土社会 改革者 日常生活 
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刘醒龙小说阅读札记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1年第4期18-22,共5页王尧 
大体来看,刘醒龙最好的长篇小说都是书写“历史”的,其中篇则偏重于叙述某一具体的“现实事件”——与其按照“现实主义冲击波”的文学史修辞策略将之命名为“现实主义”的,毋宁说是书写“现实题材”的。换言之,在刘醒龙的方法论中,“...
关键词:长篇历史小说 刘醒龙 当代文学 批评界 现实主义冲击波 创作现象 修辞策略 九十年代 
20世纪90年代现实主义重构考——兼论“冲击波”与“重构论”的“沟通”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78-83,共6页孙立武 
“现实主义重构论”作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理论潮流,最早诞生于《时代文学》的“现实主义重构论讨论专辑”。“现实主义冲击波”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文学》《人民文学》所推介的带有“新义”的创作潮流。一个代表20世纪90年代“...
关键词: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重构论 现实主义冲击波 《时代文学》 
刘醒龙小说研究综述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21期0042-0043,共2页李丹 
刘醒龙是一个勤奋而倔强的作家,自1984年以《黑蝴蝶,黑蝴蝶······》登上文坛始,创作至今,三十年有余,他努力的在创作中构建自己的文学大厦,以独特的眼光关照现实,成为当代文坛上不可忽视的一位作家。
关键词:刘醒龙 现实主义冲击波 新乡土小说 
青春创伤与工人形象书写——论“80后东北作家群”的写作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637-641,共5页万国欣 黄育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6FZW041)。
“80后东北作家群”以自身的青春成长经历与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改制的碰撞为底色,塑造了一群极具青春创伤经验的少年形象,以及挣扎、失落的工人父辈形象;以区别于“现实主义冲击波”的视角关注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影响下国有企业改...
关键词:“80后东北作家群” 创伤经验 少年形象 国有企业改制 “现实主义冲击波” 工人形象 
中国文坛上应运而生的“三驾马车”
《唐山文学》2020年第7期4-10,共7页李秀龙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民不仅物质生活水平有极大提高,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学这一古老的语言艺术,常常作为文化的精髓或灵魂,对人的精神世界发挥着深层的影响。40年来,作为文学工作者,我亲身经历、参与其中的就是文学与时代精神...
关键词:文学工作者 中国当代文学 何申 谈歌 现实主义冲击波 三驾马车 关仁山 时代精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