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育聪

作品数:42被引量:4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妈祖文化样板戏《龙江颂》文化产业文化身份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冯骥才的天津书写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51-160,共10页黄育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ZW125)。
冯骥才的“津味”小说具有鲜明的特点,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他就结合现代化的思潮,以小说表现中国人民在适应现代化进程中的思想与经历的变化,但因集中采用“中西冲突”为小说结构,使其小说在作者意图、文本呈现与读者接受上产生分裂。此...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冯骥才 津味小说 俗世奇人 
开拓中国古代小说阅读史的力作——评《建阳刊刻小说与地域文化关系研究》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38-44,共7页黄育聪 
涂秀虹的《建阳刊刻小说与地域化关系研究》聚焦宋元明以降的建阳刊刻出版业,通过整合文献学、书籍史与阅读史的多维视角,系统考察地域文化对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生成与演化的影响。该书采用史料考证与类型学方法,揭示建阳书坊依托闽北文...
关键词:《建阳刊刻小说与地域化关系研究》 地域文化 文体生成机制 
华人抗日史书写与“雨林美学”新变——论张贵兴长篇小说《野猪渡河》被引量:1
《华文文学》2022年第1期65-72,共8页黄育聪 
马华留台作家张贵兴于2018年推出长篇小说《野猪渡河》。在小说里,张贵兴以砂劳越被日军占领的“三年八个月”为中心,试图揭开婆罗洲隐而未现的华人抗日史,在剥除隐喻与再造寓言的基础上,重新思考与建构“雨林”美学,写出华文文学世界...
关键词:张贵兴 《野猪渡河》 华人抗日史 “雨林美学” 
自传文学、媒介记忆与文体跨界——以《钦文自传》为中心
《现代传记研究》2021年第1期138-151,共14页黄育聪 陈淑芸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双城’文化空间中的京津审美共同体研究(1897—1937)”(20BZW125)阶段性成果;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经费支持。
乡土作家许钦文创作的《钦文自传》,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围绕"刘陶惨案"为核心,回顾其生命历程。《钦文自传》的产生与报纸的刺激不无关系,媒介记忆歪曲报道的"事实"重创了许钦文的形象。许钦文也利用报纸登载小说、日记、散文,进而出版自...
关键词:许钦文 《钦文自传》 自传文学 媒介记忆 
清末民初天津“口岸文人”的文化困境与自我调适——以严修和“城南诗社”为例被引量:1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87-92,共6页李薇 黄育聪 
国家社科研究规划项目“‘双城’文化空间中的京津审美共同体研究(1897-1937)”(20BZW125)。
1860年天津作为通商口岸开放,迅速将其推向了商贸经济发达、中西文化冲突的前沿,出于新旧文化激烈碰撞中的一大批中国传统文人,不仅要面对传统社会现代转型的剧烈变动,更面临着文化更迭的尴尬困境。以严修为核心的“城南诗社”作为天津...
关键词:天津 口岸文人 严修 城南诗社 
青春创伤与工人形象书写——论“80后东北作家群”的写作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637-641,共5页万国欣 黄育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6FZW041)。
“80后东北作家群”以自身的青春成长经历与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改制的碰撞为底色,塑造了一群极具青春创伤经验的少年形象,以及挣扎、失落的工人父辈形象;以区别于“现实主义冲击波”的视角关注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影响下国有企业改...
关键词:“80后东北作家群” 创伤经验 少年形象 国有企业改制 “现实主义冲击波” 工人形象 
网络虚拟与现实主义挑战被引量:1
《创作评谭》2020年第4期48-50,共3页黄育聪 苏珊 
在当代文学的语境里,现实主义无疑是一个变化多端又莫衷一是的概念。从"革命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再到1980年代,不断涌现出"新现实主义""新写实主义"等概念。随着新媒体在中国的普及,"现实主义"也被广泛借用到各个媒介中。近...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新写实主义 网络文学 当代文学 新现实主义 革命现实主义 网络虚拟 创作现象 
试析“历史化”视野中的电子史料问题被引量:2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年第5期27-37,共11页黄育聪 
当代文学的'历史化'需要依托史料的收集、整理与运用。'史料'的电子化带来保存的方便与搜索的迅捷,但也带来传统史料学之外的新问题。对作家'历史'的研究因电子化而受到冲击,特别是人工智能与辅助写作工具的出现,使作家创作史、阅读史...
关键词:历史化 电子史料 读者接受 数据库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课堂的转变——以鲁迅的文学教育为中心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5-11,17,共8页黄育聪 
福建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跨文化学术课程’跨学科联合教学模式研究"(I201703017)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学校影响深远。文学课堂也因此从教学方法、教材编纂、现场教学等发生全面的改变。鲁迅在"五四"前后曾担任兼任教师,他将传统诵读法与西式教学方法相结合,编纂了《中国小说史略》等教材,以其活泼、生动的现场教学使...
关键词:“五四”新文化 鲁迅 文学课堂 
南开新剧团与中国早期话剧的剧场探索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8年第4期68-74,共7页黄育聪 
"五四"前后,南开学校的话剧演出是北方话剧运动的重要构成。它利用礼堂为演出场所,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戏剧观念。特别是张彭春融合了中西剧场艺术,为剧场演出活动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南开话剧剧场还塑造了新式观众,提高了话剧地位,其...
关键词:南开新剧团 剧场 话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