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视角

作品数:89被引量:11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林陈军曾哲彭青松程雪阳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宪法视角下公序良俗的规范性认定
《环球法律评论》2025年第1期57-68,共12页李想 
公序良俗原则因其社会性内容及概括条款属性而受宪法积极调控,应借助宪法价值为其内容认定提供规范性指引。公序良俗原则由具有不同宪法地位的“公共秩序原则”“公领域善良风俗原则”以及“私领域善良风俗原则”三部分组成。《宪法》...
关键词:概括条款 公共利益 宪法基本原则 公序良俗原则 
宪法性法律的界定与功能——一个实质宪法视角下的比较考察
《法学评论》2024年第6期64-77,共14页熊林曼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法公众意见综合分析及法律条文智能审查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21YFC3340300,2021YFC3340304)的阶段性成果。
仅从形式宪法视角观察宪法性法律,无法充分认识其在规范体系中的重要性,也难以对宪制秩序形成融贯全面的理解。实质宪法观的引入旨在拾遗补阙,发掘《宪法》之外的其他宪法性规范。此种进路之下,宪法性法律的界定可以适用“规范上的重要...
关键词:宪法性法律 实质宪法 保障功能 变革功能 
宪法视角下政府的公民权益保护义务
《江淮法治》2024年第15期82-83,共2页施沪敏 
数字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数字政务给公民提供高效便利的同时,政府的权力也得到了新的释放空间。算法黑箱、数据鸿沟、人工智能与行政结合的自动化决策,都在对现有的各种社会力量布局进行更新迭代。
关键词:保护义务 人工智能 宪法视角 公民权益 数据鸿沟 释放空间 政务 
宪法视角下民法典“生命尊严”解释的整体建构
《西部法学评论》2024年第2期52-65,共14页方逊 
自现行宪法将“人格尊严”实定化后,人身权利的法律保护就有了总的纲领,民法典“生命尊严”规定是人格权民法保护强化的一个环节.«民法典»人格权编、总则编以及«宪法»第37条、第38条、第33条等规定共同构建了“生命尊严”的多重价值基...
关键词:生命尊严 人身自由 人格尊严 生命自主 生命权 
宪法视角下的公众人物隐私权限制与保护
《区域治理》2024年第9期63-65,共3页林文琦 
数字时代的发展扩大了公民隐私泄露的潜在风险,公众人物作为社会影响力较大的特殊群体,隐私遭到曝光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基于公众利益与人格尊严等因素,限制公众人物隐私权有其合理性所在,但也具有对其保护的必要性。基于宪法学视角对...
关键词:公众人物 隐私权 宪法 利益衡量 权利冲突 
充分认识我国民法典的宪法意义被引量:2
《中国人大》2023年第11期15-17,共3页沈春耀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我国宪法同民法典具有多方面的密切联系,从宪法视角观察我国民法典,充分认识我...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民法典 宪法视角 重大成果 全国人大 充分认识 密切联系 
宪法视角下的大数据与民主决策
《法治现代化研究》2023年第2期191-200,共10页 李剑(译)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青年项目)“人工智能安全性保障的法理基础与法律风险规制研究”(21B0236)的资助。
借助大数据技术来进行民主决策是否具有合法性基础?它会带来什么样的风险?这种风险首先来自对基本权体系的挑战,以及人们所需要做出的相应调整。如果要让大数据对民主决策所造成的风险降至最低,吾人就需要在数据保护领域提升对个人隐私...
关键词:基本权 公共领域 大数据 民主决策 
宪法视角下公序良俗原则的运用逻辑
《法学文摘》2023年第1期86-87,共2页李想 
2001年的“泸州遗赠案”作为中国“公序良俗第一案”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由于具有强烈的个人道德属性,判决公布后激起了学界长时间并且全面的讨论。该案中争议的核心是如何解决公民道德与权利间的冲突,这一冲突是所有涉及违反公序良俗...
关键词:公序良俗原则 《民法典》 《民法总则》 泸州遗赠案 宪法视角 道德属性 公民道德 焦点问题 
论宪法视角下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以“遗赠非法同居人案”为例被引量:8
《中国法律评论》2022年第5期119-133,共15页李想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项目编号:留金选[2020]71号)资助。
公序良俗原则可以展开为“公共秩序”、“公领域善良风俗”以及“私领域善良风俗”三部分,分别具有不同的宪法地位。适用公共秩序原则和公领域善良风俗原则应遵循比例原则,适用私领域善良风俗原则需要同时恪守禁止保护不足原则和比例原...
关键词:公序良俗 比例原则 禁止保护不足原则 婚姻家庭保护 遗嘱自由 
法学基本研究对象与核心范畴再思考--基于宪法视角的研究被引量:2
《法学》2022年第9期45-61,共17页童之伟 
现代汉语法学的核心话语形成于20世纪前期,一百多年来并无明显变化。基本研究对象、核心概念设定与当代中国法律实践错位,是当今法学基础性研究要解决的首要课题。汉语法学应以权为基本研究对象,采用绝对方法形成以法权为核心的基本范...
关键词:宪法 权利 权力 法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