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

作品数:7950被引量:14391H指数:4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周叶中秦前红张千帆殷啸虎苗连营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政治与法律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宪政视野下央地税权分配体制之重构——以《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的修改为中心被引量:5
《政治与法律》2015年第11期11-22,共12页冯辉 
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宪法视野下房地产调控中的"央地博弈"及其法律规制研究"(项目编号:13CFX020);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资助项目"北京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法律对策研究--域外经验与立法完善"(项目编号:12FXC031)的研究成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科建设专项经费(批准号:XK2014410);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批准号:14YQ10)支持
央地税权分配体制是财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央地关系中的核心问题,更具有重要的宪法意义。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形成了过于偏向中央的税权分配格局,并导致税权分配与事责(权)分配相脱节,受益权、征管...
关键词:央地税权分配 分税制 税收立法权 政府非税收入 
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在外佣居港权案中的宪政处境评析被引量:3
《政治与法律》2013年第3期113-124,共12页李纬华 
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异乎寻常地向终审法院提出在外佣居港权案的审理中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的建议,将终审法院推入《基本法》第158条规定的宪政处境之中。律政司建议终审法院提请释法的根本原因在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居港权解释"中提...
关键词:一国两制 基本法 居港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 终审法院 
当代中国宪政问题研究之研究被引量:3
《政治与法律》2012年第11期59-68,共10页殷啸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宪政"问题再度被提出,并引起理论界的关注。改革开放以来对宪政问题研究和探讨所涉及的领域和内容非常广泛,理论界对宪政问题的研究中,形成了各种观点。其中影响较大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形成讨论乃至争论的,主要...
关键词:当代中国 宪政问题 研究之研究 
宪政、经济国家与《预算法》的修改理念——以预算权分配为中心被引量:12
《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9期17-25,共9页冯辉 
作者主持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校级科研课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法律治理"(项目批准号:10QD01)的研究成果
预算权的分配及我国《预算法》的修改理念不应局限于传统的限权式宪政,而应诉诸政府预算面临的实践情境和现实约束。在政府成为内生因素、嵌入并主导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经济国家"时代,预算权分配及《预算法》的修改理念应定位于分权与问...
关键词:宪政 经济国家 预算法 预算权分配 
洛克的宪政设计方案辨析
《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3期147-160,共14页王涛 
洛克是开创近代宪政主义的著名理论家。洛克在《政府论》(下篇)中对人的自由、法治、权力分立等诸多宪政理念进行了阐述。由于洛克常识性的用语和简明的行文风格,使得对洛克的这一宪政设计方案很难给出一个系统而融贯的说明。一个完整...
关键词:洛克 宪政 主权 同意 政治自由 
论人民民主宪政理论的形成与内涵被引量:1
《政治与法律》2010年第10期58-67,共10页殷啸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09&ZD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人民民主宪政理论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政理论。人民民主宪政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人民民主宪政的理论渊源,是苏维埃国家理论与学说。人民民主宪政的理论基础,是新民主主义宪...
关键词:人民民主宪政 宪政理论 形成 内涵 
国家困境与其治理路径的变迁——关于民主宪政在当下的正当性的另一种解释被引量:2
《政治与法律》2010年第8期25-34,共10页潘传表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国家是一项特殊的制度安排,产生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合作,增进收益。国家困境是指掌权者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行为与国家的目的之间的不一致状况。国家困境的存在严重扭曲国家作用的发挥,存在"哲人王"和民主宪政两种进...
关键词:制度变迁 国家困境 信息成本 民主宪政 
制宪权与修宪权的区别及其宪政价值
《政治与法律》2010年第6期61-69,共9页薛江武 豆星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修宪权理论研究"(项目批准号:07JA820041)的成果之一
对于制宪权与修宪权的关系有两种观点,即"无区别说"与"区别说"。"区别说"比较可取。"区别说"主张制宪权与修宪权在权力来源、性质、位阶、所受限制等方面保持根本差异。区分制宪权与修宪权对于明确修宪权的界限,增强宪法的适应性,保持...
关键词:制宪权 修宪权 “区别说” 宪政 
从统合走向制衡——中国宪政体制的萌必由之路被引量:4
《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3期57-64,共8页王世涛 
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表明中国经济领域的一次重大思想解放,制衡型宪政体制的建构将是中国政治领域的一次重大思想解放。因为,与市场经济一样,分权制衡既不姓资也不姓社,其是人类政治实践不断试错的最终结论,是东西方政治文明的共同财富...
关键词:宪政体制 权力统合 权力制衡 
公民监督的功能及其实现途径探讨被引量:12
《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7期62-67,共6页陈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制;机制及制度问题研究>(06&ZD040)的阶段性成果
公民监督既是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政制度,又是防治官员腐败的根本途径。在我国现阶段,公民监督权虽然已由"应有权利"转化为"法定权利",但现实状况与法律规定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威力和效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为了实现公民监督的...
关键词:公民监督 宪政制度 功能 实现途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