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工业化

作品数:152被引量:632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黄晋太李小建陈锦晓任守云孟祥林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地方知识、制度创新与民营经济发展:“兴福模式”研究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8-22,共15页王曙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重大项目(2021mgczd008)。
“兴福模式”是中国四十余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集中体现了中国式制度变迁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选择特征。文章从七个方面探讨“兴福模式”的核心特征:第一,微观主体创新倒逼整个制度变革,形成诱致型制度变迁;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
关键词:“兴福模式” 制度创新 民营经济 乡村工业化 地方政府创新 产业转型 营商环境 
乡村工业化地区聚落体系分布及时空演进——基于河南省长垣市、新乡县比较分析被引量:1
《经济地理》2023年第9期81-90,共10页史焱文 李小建 朱纪广 胡雪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27122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2YJA790050);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2BJJ011);2024年度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2024-CXRC-16);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黄廷方/信和青年学者资助计划。
文章聚焦于乡村工业化地区,利用多源空间数据,运用齐夫指数、半径分形维数等方法,对河南省长垣市、新乡县的聚落规模分布、空间结构及中心地系统动态演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长垣市、新乡县聚落体系位序—规模均服从幂次分布规律...
关键词:乡村工业化 聚落体系 中心地 齐夫指数 分形维数 河南省 
制度钟摆及其演变机制——农地收益分配制度变革的历史社会学研究
《社会学文摘》2023年第3期80-82,共3页陈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历经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其中衍生的巨额土地收益如何分配,一直是重要议题。什么因素导致了农地收益分配制度的反复改革?为何在国家推动农地新政的当前,重构农民的土地收益权利遭遇难题,而有别于乡村...
关键词:乡村工业化 收益分配制度 土地收益 历史社会学 制度绩效 演变机制 钟摆式 工业化和城市化 
改革初期乡村集体工业发展与社会福利——对中国式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14-26,共13页朱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期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经济社会学研究”(项目编号:18BSH099)的阶段性成果。
对改革初期中国乡村工业化的大量研究呈现了与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不一致的中国式工业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践形态。本文指出,中国乡村集体工业的发展模式呈现出基于分散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的小生产者与工业化大生产之间的另一种关联方式...
关键词:乡村工业化 集体工业 社会福利 共同富裕 
高阳织布业的乡村工业化实践研究(1929-1937)
《城市史研究》2023年第1期307-328,共22页张智超 邓红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国近现代日常生活研究”(项目编号:18JJD770001)的阶段性成果。
民国以降,高阳织布业的发展经历了两次发展高潮。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波及,紧接着日本侵华并进行走私贸易,织布业陷入泥潭,市场运销江河日下。面对困局,知识精英、各级政府、绅商各界、织布从业者为布业振兴探求解决之道,积极开展救济...
关键词:高阳织布业 乡村工业化 城乡区隔 
乡村工业化地区的转型发展与空间治理——以河北省文安县为例被引量:1
《小城镇建设》2023年第6期96-101,共6页朱海波 焦长权 付伟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乡村工业化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和困难。本文以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为例,剖析了河北省乡村工业化发展的历史逻辑与面临的现实困境。结合时代背...
关键词:乡村工业化 空间治理 转型发展 文安县 
东西中国:中国区域差异的经济视角被引量:36
《开放时代》2023年第2期148-162,M0007,共16页贺雪峰 
从区域角度认识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含义。从经济视角来看,当前中国可以划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目前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用占不到5%的国土面积,承载了接近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接近一...
关键词:区域差异 乡村工业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 城市经济带 
公共领域的重塑:工业化乡村离散与混质生产空间的整合策略
《华中建筑》2023年第4期89-93,共5页沈雪婷 戴美纳 玄峰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浙江城市日常生活空间地方感生成机理研究”(编号:2023N024);浙江省教育厅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面向‘地域人文精神’培育的建筑类多课程协同思政模块构建”(编号:kcsz20210202)。
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沿海地区,工业化在乡村社区的渗透和蔓延已经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空间现象。基于后桑村的实证分析,梳理当前工业化乡村空间的基本特征和主要问题。通过对犬吠工作室建筑空间共有性原则的剖析,针对乡村产居混...
关键词:乡村工业化 产居混质 犬吠工作室 共有性 生产轴 
工业化乡村空间地方感生成机理研究——以温州兴湖村为例被引量:1
《设计艺术研究》2023年第1期62-66,72,共6页戴美纳 
2020年度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Y202044933);2023年度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2023N024)。
产居混质的温州模式,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乡村社会产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路径。首先,基于人文地理学提出的“地方感”概念,确立“空间―事件”关联性的跨文化研究框架。进而,通过对温州地区典型的工业化乡村——兴湖村产居空间的参与式...
关键词:乡村工业化 空间动态变化 多元群体 地方感 身份认同 
乡村工业化路径与农民家庭城市化类型研究被引量:3
《城市问题》2023年第2期74-82,共9页胡晓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CSH030)——“新时代农民家庭代际合作育儿模式研究”。
从乡村工业化视角探究农民城市化的内在差异,对揭示中国城市化实践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与中西部地区的半城市化不同,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农民被认为已趋于完全城市化,但东部不同区域间农民城市化存在显著差异。苏南、浙江和珠三角是乡村工...
关键词:乡村工业化 城市化 区域差异 社会转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