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菌

作品数:36被引量:18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贺红武丁明武王涛汤日元朱麟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分析化学》《化学试剂》《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农药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广州化工x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三唑噻吩嘧啶衍生物杀菌活性的理论研究
《广州化工》2016年第17期87-88,146,共3页李鸣建 冯惠 刘长宁 冯长君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6003);徐州工程学院校级课题(XKY2012307;XKY2013103)
使用电性距离矢量(Mt)描述10种三唑噻吩嘧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通过最佳变量子集回归建立其对小麦赤霉菌抑制活性(G)与Mt的最佳一元数学模型(QSAR),其判定系数(R2)及逐一剔除法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cv)分别为0.854、0.798。经R2cv、F...
关键词:三唑噻吩嘧啶衍生物 小麦赤霉菌 杀菌活性 电性距离矢量 QSAR 
三唑并嘧啶类化合物抑菌活性的QSAR研究
《广州化工》2014年第17期62-64,共3页刘婷婷 刘炣 张天宇 李正杭 金鑫 冯惠 
徐州市科技局基金(No.XM13B111);徐州工程学院科研项目(XKY2012307);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创新类:XCX13091)
采用原子类型电性拓扑态(Es)指数模拟分析了13种三唑并嘧啶类化合物(含多菌灵)对小麦赤霉菌的抑制活性(GZ)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模型。经最佳子集变量回归构建了2变量(E7和E24)的QSAR模型,其传统相关系数(R2)和逐一剔除法交叉验证系数(R2...
关键词:三唑并嘧啶类 小麦赤霉菌 抑菌活性 电性拓扑指数 QSAR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