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菌

作品数:36被引量:18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贺红武丁明武王涛汤日元朱麟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分析化学》《化学试剂》《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农药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麦赤霉菌生防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品牌与标准化》2023年第5期98-101,共4页靳苛苛 
为筛选出对小麦赤霉菌有拮抗作用的生防放线菌,本文采用平板画线法、对峙法等进行放线菌的筛选。根据对小麦赤霉菌的抑菌率大小选定最优抑菌效果的放线菌。放线菌液体培养基经摇瓶发酵、正交试验优化其培养基配料发酵条件,确定其发酵培...
关键词:小麦赤霉菌 生防放线菌 抑菌圈 发酵优化 正交试验 
干旱沙地白刺根际Bacillus halotolerans DGL6对“青麦7号”的促生及防病效果被引量:3
《微生物学通报》2023年第9期3899-3911,共13页陈兰 谢永丽 杨雪 高英 武玲玲 王添 许梦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60030);青海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23-ZJ-709)。
【背景】青海高原特殊生境孕育着特殊适生性的微生物资源。【目的】探究适生于高原生境的芽孢杆菌对高寒牧草的促生防病效应。【方法】以分离自青海海西州大格勒干旱沙地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根围的Bacillus halotolerans DGL6为...
关键词:Bacillus halotolerans DGL6 青麦7号 促生效应 小麦赤霉菌 拮抗活性 
不同轮作模式下高发小麦赤霉病土壤真菌多样性变化被引量:4
《华北农学报》2022年第6期173-181,共9页路妍 高健 康文钦 袁喜丽 景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200407)。
为了研究东北春麦区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中小麦赤霉菌的含量和真菌群落组成特点,以小麦-小麦-马铃薯轮作(T)、小麦-小麦-水飞蓟轮作(MT)、小麦-小麦-油菜轮作(R)、小麦-小麦-甜菜轮作(S)和小麦-小麦-小麦连作(W)为对象,利用MiSeq高通量...
关键词:小麦 轮作模式 真菌群落 小麦赤霉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小麦赤霉菌中发现组蛋白乙酰化动态平衡调控的新机制
《陕西教育(高教版)》2022年第8期9-9,共1页
近日,《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病原真菌功能基因组学团队题为《The Fng3 ING pro-tein regulates H3 acetylation and H4 deacetylation by interacting with two distinct histone modifying complexes...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通讯作者 去乙酰化 组蛋白乙酰化 小麦赤霉菌 动态平衡 
小麦赤霉菌群体结构和病害监控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7
《植物保护学报》2022年第1期250-262,共13页张昊 陈万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E0126700,2018YFD0200500);国家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CARS-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72379)。
小麦赤霉病是影响我国小麦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耕作制度变化等因素影响,小麦赤霉病在我国发生区域呈北移西扩的态势,病害发生流行频率明显上升。本文从赤霉菌群体遗传结构、侵染循环、致病与毒素...
关键词:赤霉病 群体遗传结构 监测预警 病害防控 
成功研制小麦赤霉菌高光谱原位检测系统 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22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李耀彬 谭鑫 焦庆斌 马振予 
2021年5月,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区域重点项目“小麦赤霉病检测设备产业化开发及应用推广”顺利通过验收。项目面向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战略需求,成功研制出小麦赤霉菌高光谱原位检测系统,实现对小麦赤霉病的非采样检测,解决了...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菌 科技服务网络 原位检测 中国科学院 传统检测方法 重点项目 高光谱 
2018年湖北省小麦赤霉菌群体组成及杀菌剂敏感性检测被引量:3
《植物病理学报》2021年第5期757-764,共8页赵亚男 邹艾洪 龚双军 刘伟 瓮巧云 袁军海 范洁茹 周益林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200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2226)。
由小麦赤霉菌(Fusarium spp.)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明确目前湖北省小麦赤霉菌种群的组成、毒素化学型的分布及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现状,本研究于2018年采集分离了96株小麦赤霉菌菌株...
关键词:小麦赤霉菌 毒素化学型 多菌灵 戊唑醇 抗药性 
黄淮与东北麦区小麦赤霉菌温度相关的致病力分化研究被引量:2
《生物技术通报》2021年第4期47-55,共9页雒丽丽 张昊 杨美欣 王云飞 许景升 徐进 姚强 冯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E0126700,2018YFD0200500)。
研究不同来源的禾谷镰孢菌群体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小麦的致病力分化。2018和2019年间分别从黄淮冬麦区和东北春麦区采集小麦赤霉病病样,经单孢分离纯化共得到110株镰孢菌,采用EF-1α序列比对技术对分类病原菌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显示禾...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 温度 致病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现小麦赤霉菌生长抑制蛋白在组蛋白修饰中的关键作用
《农药市场信息》2021年第1期48-48,共1页刘刚 
近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病原真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团队在《PLoS Genetics》上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阐明了小麦赤霉菌生长抑制因子蛋白Fng1在调控生长发育及侵染中的重要功能,发现其与组蛋白脱乙酰化复合体(Rpd3)之间的直接联系,揭示了两...
关键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小麦赤霉菌 生长抑制因子 病原真菌 组蛋白乙酰化 功能基因组学 组蛋白修饰 基因转录 
2-甲基-3-甲氧基苯甲酰肼衍生物酰腙的合成与活性研究被引量:2
《化学试剂》2020年第3期250-253,共4页王晓雅 黄婷 孙安霞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S2018-JC-QN-0631);安康学院创新团队引领项目(2019AYQJ10).
酰腙类化合物具有强且广泛的生物活性,在医药及农药领域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报道。以合成农药甲氧基虫酰肼杀虫剂的中间体2-甲基-3-甲氧基苯甲酸为原料,经过酯化反应,再和水合肼反应得到酰肼,进一步与芳香醛反应合成出了4种未见文献报道...
关键词:甲氧基苯甲酰肼 酰腙 合成 抑菌活性 小麦赤霉菌 玉米弯胞病菌 马铃薯干腐病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