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宠儿》

作品数:58被引量:11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大亮白玮玮计艳辉刘志平陶家俊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上海电力学院河南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都市家教(下半月)》《时代文学(下半月)》《文化学刊》《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更多>>
相关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托尼·莫里森小说《宠儿》的象征意义
《文学教育》2022年第23期40-42,共3页王鹤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美国文学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非裔美国作家和第二位美国女作家。她把小说的重点放在美国黑人的被奴役、被压制的血淋淋的历史上,并采用象征化手段来揭示现实。《宠儿...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 《宠儿》 象征意义 意象 
小说《宠儿》的后现代叙事手法探究
《今古文创》2021年第36期23-24,共2页郝健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她的代表作《宠儿》中通过多种后现代叙事手法让历史在生动的艺术作品中多重解构,在重构下得到还原历史真相的机会。让黑人奴隶制度对美国黑人的种种伤害得到控诉,批判时代的不公而迫切让黑人们关注当...
关键词:《宠儿》 后现代叙事手法 碎片式叙事视角 多重叙事视角 
托尼·莫里森小说《宠儿》中的宠儿对丹芙的反向引领研究被引量:1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年第19期11-13,共3页魏竹涵 张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中的创伤书写与引路人的疗伤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BWW087)。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中的丹芙曾是懵懂无知的女孩,心理和人格尚未成熟,一度将自我与宠儿相影射,以至迷失了自我。令人欣慰的是,宠儿身上的缺陷渐渐对丹芙起到了反向引领作用,这一引领帮助丹芙获得了身体、心理和人格的多重成长,...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 《宠儿》 反向引领 正确历史观 亲社会观 
托尼·莫里森小说《宠儿》中的颜色象征解读
《文化学刊》2020年第7期93-95,共3页王琳 
托尼·莫里森(1931-2019)是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美国黑人女作家。《宠儿》作为莫里森的巅峰之作,在美国文学史上影响巨大。本文尝试通过分析《宠儿》中颜色的象征意义,来探讨色彩在揭示和深化这部作品主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
关键词:《宠儿》 颜色象征 奴隶制 母爱 自我重生 
小说《宠儿》中塞丝的创伤和疗愈
《海外英语》2020年第11期205-206,218,共3页张春霞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乔纳森·萨弗兰·福尔文学作品的创伤研究》)(2018SJA2070)。
创伤是莫里森小说《宠儿》的主题之一。文章分析了奴隶制在身体、记忆、情感和认知方面给塞丝带来的创伤,并探讨了创伤疗愈的途径——安全的环境,记忆重现和见证,触摸和仪式。恢复想象力是创伤复原的标志之一。小说结尾处,塞丝想象力的...
关键词:创伤 症状 疗愈 想象力 
小说《宠儿》与其改编电影的叙事方法对比探讨
《电影评介》2017年第17期95-97,共3页申磊 
《宠儿》是美国黑人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品,小说因其极其尖锐的笔锋和深刻的主旨,一经发表就引起了轰动。该作品以美国黑人的发展历史为切入点,对黑人发展的传说和现实生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小说的主旨内涵丰富,另外,《宠儿》还突...
关键词:《宠儿》 小说 叙事方法 电影 改编 对比 代表作品 黑人作家 
小说《宠儿》改编电影的文化隐喻
《电影文学》2017年第11期100-102,共3页房丽颖 
作为文学改编电影的代表作品,1998年由乔纳森·戴姆执导的好莱坞电影《宠儿》,在尊重托尼·莫里森原著故事的基础上,采用隐喻性创作手段对原著故事内涵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深化。电影通过跳跃的时空记忆、三代黑人女性的人物形象及非洲意...
关键词:《宠儿》 隐喻 空间 女性 
创伤理论下看小说《宠儿》中塞丝的创伤及复原之路被引量:1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186-187,共2页高鸣敏 
作为美国著名的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五部小说《宠儿》反映的就是饱受摧残的黑人种族在奴隶制被废除后所经历的苦难。这篇小说人物众多,结构复杂,莫里森以丰富的表达手法为读者表现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宠儿》中女...
关键词:黑人种族 《宠儿》 托尼·莫里森 
伤痛中愈合的天使——小说《宠儿》中黑人女性的创伤被引量:3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16-19,共4页聂志兴 
2014年度河南大学优秀研究生硕士论文培优计划项目资金(Y1425037)资助成果
文章以创伤视角分析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中黑人女性所遭受到的创伤。蓄奴制导致黑人群体间的种族创伤和个体创伤,黑人女性通过讲述自己的创伤试图将创伤进行修复、改良甚或复原。小说重构了黑人女性种族创伤文...
关键词:创伤 种族创伤 创伤复原 《宠儿》 
津岛佑子小说《宠儿》中的女性形象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42-44,47,共4页王先科 林巧英 章小叶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B)"日本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内涵探析"(JB13287S)成果
在《宠儿》中,津岛塑造了一个深陷矛盾与不安的女性形象。作为母亲和身为女性,主人公高子一方面逃避着普遍意义上的"母亲"职责,一方面却对假性怀孕的"宠儿"寄予期望。其生活中先后出现过三位男性"伴侣",却最终放弃了建立完整稳定的家庭...
关键词:《宠儿》 津岛佑子 女性主义 假性怀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