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方法

作品数:91被引量:8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徐玲英余敏辉程蒂张明辉沈俊平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籍整理图书中运用“他校”的问题
《文化产业》2024年第30期64-66,共3页莫清洋 
他校是古籍整理中常用的校勘方法,运用他校可以发现和改正古籍图书中的讹误。由于他校使用的文献材料较为复杂和丰富,使用此法时应注意明确文本依据、确定史源和厘分文本层次等问题,从而提高整理质量,避免疏漏。文献在传抄、刊刻过程中...
关键词:文献材料 古籍整理 史源 文本层次 文本依据 他校 古籍图书 校勘方法 
考文合義:道安校勘方法與旨趣新探被引量:1
《古典文献研究》2022年第1期293-312,共20页伍海欣 
漢魏兩晋時期,安世高、支婁迦讖和竺法護等高僧率領弟子和檀越相繼翻譯佛典,組成譯經與義理教學結合的僧衆團體,早期的中國佛教經注也應運而生。釋道安作爲東晋時期最爲重要的義學高僧之一,不僅在僧團之中設立了“行香、定座、上經講、...
关键词:安世高 道安 佛典 高僧 旨趣 佛教 校勘方法 
王元启《读欧记疑》的校勘方法及其特点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2年第3期92-96,共5页黄承平 
《读欧记疑》是清代王元启在整理欧阳修集的基础上,对欧阳修文章进行校勘、评注的著作。王元启《读欧记疑》的校勘方法为参校异本、本书互证、旁考他书、推理论证。另外,《读欧记疑》还体现了王元启分析致误原因、多闻阙疑的校勘态度,...
关键词:王元启 《读欧记疑》 校勘 
将校勘方法引入校对实践研究
《前沿》2021年第2期125-129,共5页李泠波 
校对与校勘是针对书籍处理的不同的方法,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校勘已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陈垣之"校法四例"包括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1]对当代校对实践,尤其是学术期刊校对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校勘 校对 学术期刊 
惠栋《尚书古义》的校勘方法及其特点被引量:1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1年第1期45-50,共6页赵成杰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清人笔记所见《尚书》类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8ZXS005)。
作为清代考据学吴派创始人的惠栋在校勘经书方法上独具一格。以《尚书古义》为例,惠栋汇集了不同版本,以对校为基础,从各类文献材料中广征博引,重视金石碑刻的利用与传世文献的比勘,以此可见其校勘方法之娴熟、考证功底之深厚。在惠氏...
关键词:惠栋 《尚书古义》 校勘 考证 
从《思适斋书跋》看顾广圻校勘方法及其特点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78-81,共4页侯赛华 
顾广圻是清乾嘉时期著名的校勘学家,其所著《思适斋书跋》反映其校勘理论和校勘成就。顾广圻提出以"不校校之"来校正文献错讹,刊正其脱误倒衍,保持古籍其本来面目。这一方法贯穿其校勘过程之中,并且顾氏重视版本源流比较、广泛搜集相关...
关键词:《思适斋书跋》 顾广圻 “不校校之” 
段玉裁、顾广圻交恶刍议——以段、顾来往书信为中心被引量:1
《中华文化论坛》2018年第7期47-57,共11页沈相辉 
段、顾皆清代学术大家,原本交情甚笃,却因在注疏合刻时间问题上意见相左,由此导致了二人就周代学制问题的一系列争论。二人之争论一方面引发出清代学界就校勘方法的论争,对清代学术的进步具有巨大意义;另一方面却也因争论的日趋白...
关键词:段玉裁 顾广圻 注疏合刻 校勘方法 学术争鸣 
论周祖谟先生《尔雅校笺》的校勘方法
《文化产业》2018年第18期24-25,共2页高婷 
在分析《尔雅校笺》成书的校勘条件及体例的基础上,对《尔雅校笺》所用校勘方法进行了具体研究。周祖谟先生广泛运用'对校法''他校法''本校法''理校法'的校勘方法,对《尔雅》郭璞注本进行校勘,使得其在前人研究《尔雅》的基础上有了更...
关键词:《尔雅校笺》 校勘条件 体例 校勘方法 
浅谈《颜氏家训·书证篇》的校勘方法
《小品文选刊(下)》2017年第7期34-34,共1页陈春辉 
《颜氏家训》是我国第一部体系完整的家训之作,作者颜之推,被范文澜誉为“当时南北两朝最通博最有思想的学者”。它最早以“家训”命名,自问世以来,“世世刊行”,对封建士大夫教育及家庭教育产生了影响深远。其中《书证篇》可是说...
关键词:《颜氏家训·书证篇》 校勘方法 
《左传正义》的校勘方法及其学术价值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87-89,共3页高亮 
《左传正义》作为唐代官修义疏之一,其诠释学或史学价值受学界重视,但其校勘方法、特点及在校勘学史上的学术价值则较少受到关注。孔颖达等初唐学者运用义理、考证、本证、引证、两存等方法深入剖析经注文献异文细节,体现出择善、征实...
关键词:初唐义疏 左传正义 校勘方法 特点 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