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习惯法

作品数:49被引量:13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周世中何其鑫吴大华杨音南周相卿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怀化学院云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神州》《民族论坛》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洛香村侗族习惯法田野调查民族志被引量:5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38-46,共9页周相卿 史伟灿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黔西南北盘江上游流域布依族水惯法田野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为:13BMZ036)资助研究的部分成果
黔东南都柳江流域是中国侗族文化保留最好的主要聚居地方之一,洛香村位于这一流域侗族聚居地方的核心地带,当地的侗族习惯法主要是不成文的社会规范,通过具体案例可以归纳其内容。不受政府部门直接影响的寨规民约真实地反映了习惯法的内...
关键词:寨规民约 处罚制度 婚姻习惯法 寨老制度 罗汉制度 
洛香村互助性侗族习惯法规范与刑法冲突问题调查与思考被引量:2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73-77,共5页周相卿 张姝 史炜灿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3BMZ036]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洛香镇的洛香村位于贵州侗族最核心的聚居区域,当地侗族习惯法内容包含有互助性规范,即村寨内的所有成员都有维护村寨公共利益的义务,村寨内任何成员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所有成员都有帮助的义务。一些触犯...
关键词:侗族习惯法 案例 国家刑法 冲突 
当代侗族地区刑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被引量:3
《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100-102,共3页郭婧 吴大华 
国家社科基金2010年后期资助项目"侗族习惯法研究"(10FFX026)
当代侗族社会刑事纠纷解决机制以一种既有别于传统侗族社会的刑事纠纷解决机制,又有别于汉族地区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方式存在着、作用着,这一机制使得人们的普通纠纷有了解决方式的选择,其不利的一面在于多种解决机制的滥用及机制间的...
关键词:侗族 侗族习惯法 刑事纠纷解决机制 
侗族习惯法在解决侗族地区林权纠纷中功能及路径选择——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权改革为例被引量:6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83-88,共6页周世中 杨和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族习惯法在民族地区司法审判中的适用研究"(项目编号10BX0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南疆和谐民族关系研究团队"项目(项目编号2011.7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侗族地区林权纠纷是指发生在侗族地区的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林业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各种纠纷。这些纠纷具有普遍性、多发性、广泛性,情节复杂,法律后果严重等特点。侗族地区林权纠纷发生的原因有许多,其中...
关键词:侗族习惯法 司法调解 林权纠纷 
侗族习惯法在解决林权纠纷中功能及路径选择——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权改革为例被引量:4
《民族论坛》2011年第8X期80-85,共6页周世中 杨和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族习惯法在民族地区司法审判中的适用研究>(项目号:10BX017)的中期研究成果之一;广西文科中心<南疆民族和谐研究团队>(项目号:2011.7号)项目的中期研究成果之一
侗族地区林权纠纷是指发生在侗族地区的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林业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各种纠纷。这些纠纷具有普遍性、多发性、广泛性,情节复杂,法律后果严重等特点。侗族地区林权纠纷发生的原因有许多,其中...
关键词:侗族习惯法 司法调解 林权纠纷 
侗族习惯法对女性发展影响探析--黔桂侗族、瑶族习惯法系列研究成果之九被引量:2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54-58,共5页杨和能 周世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法变迁,现实作用与和谐社会建立”(批准号05XFX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度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05JA82004)
侗族社会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之中,父权家长制度占据支配地位,并因此产生了制约女性发展的社会生产、生活的规范和禁忌。这些规范和禁忌的负面效应,严重弱化了侗族女性的社会地位,妨碍了侗族地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提高,制约了侗族地...
关键词:侗族习惯法 规范与禁忌 女性权利 制约与破解 
黔桂侗族习惯法的变迁——以“款约法”为例被引量:2
《北方法学》2007年第5期115-121,共7页周世中 郭福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5XFX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度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05JA820004)"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法的变迁;现实作用与和谐社会的建立"阶段性成果之一
"款约法"是侗族地区侗款组织制定的规章约法的款词,是维护各款区的社会秩序的共同规约。"款约法"对于侗族来说就是法律,它从保护自己本民族利益的原则出发,通过"立法"——即盟款的手段制订了族众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行为规范...
关键词:侗款组织 款约法 地位 作用 
瑶族新石牌与大瑶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黔桂瑶族侗族习惯法系列调研之一被引量:2
《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121-124,共4页周世中 刘琳 
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法的变迁;现实作用与和谐社会的建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05XFX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度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05JA82004)
石牌是指新中国成立后金秀大瑶山各村屯将本村屯的村规民约以石牌这种形式加以确立,以此为法,进行村屯民主管理的制度,新石牌保留了旧石牌的传统,又有所发展。在大瑶山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尽管新石牌有各种各样的局限性,但仍然发挥着重...
关键词:瑶族新石牌 大瑶山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六段村石牌调查——黔桂瑶族侗族习惯法系列调研之二被引量:5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9期158-161,共4页周世中 刘琳 
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法的变迁;现实作用与和谐社会的建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5XFX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度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05JA820004)
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习惯法这种本土的法律资源日渐被外来的西方法律文化所侵蚀,少数民族习惯法究竟还有没有现实影响?影响程度如何?带着这些疑问,笔者以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六段村为个案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调研。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
关键词:少数民族 习惯法 新石牌 现实影响 
瑶族民间组织及民间法的现实影响——黔桂瑶族侗族习惯法系列调研之七被引量:7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119-121,共3页周世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5XFX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度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05JA820004)
瑶族民间组织是指在瑶族社会中,由瑶民自发组织形成的,调整瑶族社会关系的村寨机构。瑶族民间法是指瑶族人在处理和调整民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时,用以约束全体成员,维持社会秩序,解决争端和纠纷,逐渐形成的共同行为规则。瑶族民间组织和民...
关键词:瑶族 民间组织 民间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