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婧

作品数:11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侗族火灾侗族习惯法纠纷解决机制非正式制度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广西民族研究》《贵州社会科学》《民间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加强贵州重点领域立法,推动贵州“十三五”战略扶贫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20-25,共6页郭婧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南少数民族村寨防火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4CFX014);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民族法治体系;维护民族大团结研究"(项目编号:14ZDC025)阶段成果
大扶贫战略与地方立法,二者互为前提,相依相生,共同发展。"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大扶贫战略行动地方立法发展状况取得重大进展,扶贫开发战略行动的规范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在贵州省"十三五"规划开年之际,有必要对贵州省大扶贫战略行动...
关键词:大扶贫战略 立法 贵州省 “十三五” 
南方山地民族习惯法中的罚则变迁研究——以湘黔桂边区的侗族为例
《中国山地民族研究集刊》2015年第2期53-68,共16页郭婧 
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贵州师范学院中国山地民族研究中心基地建设项目;贵州师范学院民族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14)的阶段性成果
侗族主要分布在黔、湘、桂交界的狭长山地中,是一个以水稻耕作和山林采伐为主要生存方式的山地民族。在长期的自然交感中,侗族社会自发形成具有社会控制功能的民间习惯法。其中,罚则就是为了保障侗族习惯法的权威和效力,保证全体社会成...
关键词:山地民族 侗族习惯法 罚则 变迁 
论侗族村寨防火体系之脆弱性——以贵州省黔东南侗族村寨为例被引量:4
《广西民族研究》2015年第5期74-81,共8页郭婧 吴大华 
2013年贵州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项目"侗族民间传统防火制度研究--以黔东南从江县侗族地区为例"
长期以来,火灾防治的实践层面呈现出技术主义的倾向。本文结合脆弱性理论,分析侗族村寨生存环境的脆弱性、社会变迁中的脆弱性、人口结构失衡下的脆弱性以及国家消防制度在侗族村寨适用的脆弱性,对侗寨火灾原因进行新的诠释,并从非正式...
关键词:火灾 防火体系 脆弱性 侗族村寨 
论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思想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86-90,共5页郭婧 吴大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民族法制思想研究”(13ADJ003)阶段性成果
2014年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0周年。《民族区域自治法》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法制思想的集中体现,因此,切实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离不开对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法制思想的全面把握。本文从历史角度回顾了建国前、...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共产党 法制思想 
火灾下正式制度的“失败”——以贵州黔东南地区民族村寨为例被引量:10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93-98,共6页吴大华 郭婧 
消防制度作为一项国家制定的正式制度,其投入与建设关系民族发展。但现实数据表明,这些制度未发挥最大效用。正式制度未能发挥其应有效能,是当前民族村寨防火问题面临的现实矛盾,即其"失败"。相反在现实中,真实存在的非正式制度却具有...
关键词:火灾 消防法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侗寨民间防火规范研究
《民间法》2013年第1期379-388,共10页郭婧 吴大华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课题“西南地区减灾防灾经验与科学减灾防灾长效机制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0CSH011)阶段性研究成果
火灾一直是美丽的侗族村寨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巨大威胁。而勤劳、聪明的侗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一套与自己文化、历史、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且又富有成效的地方性知识——民间防火规范,在今天的侗寨仍在或多或少地延续。在地处偏远,...
关键词:侗族 火灾 民间法 防火规范 
当代侗族地区刑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被引量:3
《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100-102,共3页郭婧 吴大华 
国家社科基金2010年后期资助项目"侗族习惯法研究"(10FFX026)
当代侗族社会刑事纠纷解决机制以一种既有别于传统侗族社会的刑事纠纷解决机制,又有别于汉族地区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方式存在着、作用着,这一机制使得人们的普通纠纷有了解决方式的选择,其不利的一面在于多种解决机制的滥用及机制间的...
关键词:侗族 侗族习惯法 刑事纠纷解决机制 
侗族地区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法治论坛》2012年第3期37-47,共11页郭婧 
国家社科基金2010年后期资助项目“侗族习惯法研究”(批准号:10FFX02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方文化常常与汉族地区相异,其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与纠纷如何化解、社会秩序如何恢复自然也应不同于汉族地区。本文以侗族为例,通过描述侗族民事调解机制在传统与现代两个时间段的不同与相同表现,展现了传统的民事纠纷...
关键词:侗族 民事纠纷 纠纷解决机制 
侗族习惯法罚则的综治权威和效力
《法治论坛》2012年第2期168-182,共15页郭婧 刘玲玲 
侗族习惯法罚则,是指为了保障侗族习惯法的权威和效力,保证全体社会成员能一体遵循,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而对违反侗族习惯法的人采取的各种处罚措施及其标准。国家的介入导致了侗族社会的革新,同时也是侗族社会自身的发展需要,内外相互...
关键词:侗族习惯法 罚则 权威 效力 
侗族地区民事纠纷非正式解决机制研究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44-48,共5页郭婧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侗族习惯法研究"(10FFX02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通过描述侗族民事纠纷非正式解决机制在传统与现代两个时间段的不同与相同表现,展现传统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经过历史的淬炼,以更适应国家体制和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形式,巧妙地与正式制度共存于当代侗族社会的规范体制中。在现阶段以及...
关键词:侗族 民事纠纷 非正式制度 纠纷解决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