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习惯法

作品数:49被引量:13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周世中何其鑫吴大华杨音南周相卿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怀化学院云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神州》《民族论坛》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政治法律—法学理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侗族习惯法的渊源流变被引量:1
《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第6期21-24,共4页何其鑫 李碧云 
侗族的"款约"被侗族人民视为金科玉律,它从维护和捍卫侗族人民利益为出发点,通过议款——立款——盟誓等手段,制定了保护侗族地区社会关系及安定有序运转的习惯法。本文从侗族"款约"的形成入手,对其渊源、发展及变化等进行探讨,从中揭...
关键词:侗族 习惯法 渊源流变 
侗族习惯法中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体现
《神州》2013年第4期30-31,共2页何其鑫 
湖南省教育厅课题《侗族习惯法的人文精神研究》(项目编号:09c772)阶段性成果
侗族是我国勤劳善良勇敢且历史悠久的一个民族。他们世世代代辛勤劳作、繁衍发展、创造了极富民族传统特色的文化体系,侗族习惯法被这个社会群体所选择、共享并经过长期的积淀净化并得以传递,具有十分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本文通过探...
关键词:侗族 习惯法 人文精神 体现 
当代侗族地区刑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被引量:3
《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100-102,共3页郭婧 吴大华 
国家社科基金2010年后期资助项目"侗族习惯法研究"(10FFX026)
当代侗族社会刑事纠纷解决机制以一种既有别于传统侗族社会的刑事纠纷解决机制,又有别于汉族地区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方式存在着、作用着,这一机制使得人们的普通纠纷有了解决方式的选择,其不利的一面在于多种解决机制的滥用及机制间的...
关键词:侗族 侗族习惯法 刑事纠纷解决机制 
论广西金秀瑶族石牌律的刑法思想——黔桂瑶族侗族习惯法系列调研之九
《民间法》2008年第1期122-128,共7页蒋人文 苏方元 
石牌是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特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它是大瑶山瑶族为了维护本地域内的社会秩序和生产秩序,共同订立规约,并镌刻在石牌上或者抄写在纸上、木板上,供大家共同遵循的一种制度。而石牌条规就是石牌组织内的法律,瑶族又把它称为"...
关键词:石牌律 刑法思想 婚姻关系 明朝时期 石牌组 瑶人 石牌头人 重刑主义 金秀县 罗香 
侗族习惯法对女性发展影响探析--黔桂侗族、瑶族习惯法系列研究成果之九被引量:2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54-58,共5页杨和能 周世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法变迁,现实作用与和谐社会建立”(批准号05XFX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度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05JA82004)
侗族社会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之中,父权家长制度占据支配地位,并因此产生了制约女性发展的社会生产、生活的规范和禁忌。这些规范和禁忌的负面效应,严重弱化了侗族女性的社会地位,妨碍了侗族地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提高,制约了侗族地...
关键词:侗族习惯法 规范与禁忌 女性权利 制约与破解 
瑶族民间组织及民间法的现实影响——黔桂瑶族侗族习惯法系列调研之七被引量:7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119-121,共3页周世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5XFX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度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05JA820004)
瑶族民间组织是指在瑶族社会中,由瑶民自发组织形成的,调整瑶族社会关系的村寨机构。瑶族民间法是指瑶族人在处理和调整民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时,用以约束全体成员,维持社会秩序,解决争端和纠纷,逐渐形成的共同行为规则。瑶族民间组织和民...
关键词:瑶族 民间组织 民间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