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用最大化

作品数:799被引量:1366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前斌柴蓉赵楠徐佳肖甫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集团经济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代理人效用最大化与国有企业效率
《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09X期159-160,共2页姚智谋 
委托-代理分析模式是国有企业绩效的标准分析框架,该框架的典型特征是强调委托人和代理人相互间利益的互动过程,因而具有一般均衡的分析特征,并能够在不同的研究视角下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形成了诸如强调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监管困境...
关键词:国有企业 代理人 效用最大化 企业效率 委托-代理链 信息不对称 所有者缺位 标准分析 
基于委托代理关系下的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
《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05Z期279-280,共2页明爱芬 
一.会计舞弊可能性分析 1、委托人和代理人目标不同 委托代理关系下,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致,委托人最为关心的是股东权益的最大化,而代理人则主要关心公司短期经营业绩、股价高低、个人薪酬以及职位升迁等与个人利益息...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 委托代理关系 企业会计舞弊 效用最大化 帕累托最优状态 成因 个人利益 代理人 
国有企业的道德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03S期148-148,共1页邢红梅 扈红英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是指经济代理人在对他们行为的后果不必承担全部责任的情况下因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损害了他人的权益。[在现代企业理论中,国有企业道德风险主要是指国有企业的经营代理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作出不...
关键词:企业道德风险 国有企业 经济代理人 现代企业理论 效用最大化 全部责任 国有资产 
地下金融产生的原因分析
《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02Z期42-42,共1页徐文霞 
一、制度与金融制度 制度是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不同的学者(Vablen,1889:Commons,1934:Hayek,1937)从不同的角度对制度进行了定义。诺思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
关键词:原因分析 地下金融 金融制度 个人行为 经济学研究 效用最大化 伦理规范 定义 
应对雇员偷懒的薪酬激励方式分析
《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01Z期256-257,共2页梁姝娜 
在交易费用为正的经济生活里,每一位经济主体在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都会受到有限理性的约束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困扰。比如在雇佣关系中,有限理性和正的交易费用使雇主不可能充分有效地监督雇员的劳动;具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雇...
关键词:薪酬激励 激励方式 雇员 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效用最大化 劳动生产率 交易费用 有限理性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集团经济研究》2005年第12S期124-125,共2页宋永春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有选择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的自由时,选择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一种行为,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盈余管理是一种机...
关键词:盈余管理 管理分析 上市公司 企业管理当局 机会主义行为 会计收益信息 公司治理结构 会计准则 效用最大化 利益最大化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
《集团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46-47,共2页吴涛  马亚静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意味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一方面,所有者与经营者不再同一,势必产生委托代理关系.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代理人即经营者有可能通过勤奋劳动或偷懒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而置委托人的利益...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经营者 开拓市场 企业所有权 所有者 委托代理关系 效用最大化 专家 勤奋 知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