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正盛衰

作品数:31被引量:7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汪卫东李世通王米渠章增加哈孝贤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河北中医》《环球中医药》《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辽宁中医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中医“邪正盛衰”理论的“扶正观”与“扶正七法”被引量:1
《中医学报》2024年第9期1820-1826,共7页王诗琦 张琦 陈如兵 华众 李圆圆 王祖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174377)。
正气学说是中医重要的理论基础,正气具有协调五脏六腑、维护阴阳平衡、促进气血和畅、疏通经络运行、适应内外环境变化、抵抗邪气入侵、促使病体康复的七大功能。邪正盛衰是中医重要的病机,包括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关键词:邪正盛衰 “扶正观” “扶正七法” 正气 邪气 “伏邪学说” 王祖龙 
试析中医基本病机的内涵与实质被引量:2
《辽宁中医杂志》2023年第8期55-58,共4页黄美松 刘鹏 徐午航 武严严 张友娥 李国臣 
湖北省十堰市十科通项目[(2021)12号21Y98]。
目的中医认为精、气、神统摄着人体生命活动,其中精为本,化气而舍神,精足则气壮而神明,神明则精气满而不实,疏泄得当,人得安和。该文从精、气、神的角度入手,探析其与阴阳、邪正、气血之间的联系,分层阐述疾病产生的实质与内涵。方法以...
关键词:基本病机 阴阳失调 邪正盛衰 气机失调 神病 气病 形病 
谈谈扶正与祛邪的关系
《科学生活》2021年第1期50-51,共2页罗大伦 
“扶正祛邪”是中医重要的临床治疗方法,“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正盛衰决定着病变的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所以“补虚泻实”实际上就是“扶正祛邪”这一法则的具体应用。所谓“扶正”,就是扶助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体...
关键词:虚则补之 邪正盛衰 补虚泻实 实则泻之 邪气盛 泻法 六淫 渗湿 
扶正观与扶正七法
《婚育与健康》2020年第7期66-68,共3页王祖龙 
正气学说是中医重要的基础理论,邪正盛衰是中医重要的病机,利用正气学说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用于指导临床、保健,为中医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大贡献。笔者立足于中医理论基础,结合多年的男科临床实践,总结出扶正...
关键词:繁衍昌盛 邪正盛衰 中医理论基础 男科临床 七法 正气学说 基础理论 扶正观 
从邪正盛衰解析“脾王不受邪”被引量:5
《环球中医药》2019年第4期561-563,共3页朱光建 
“脾王不受邪”语出《金匮要略》,指脾土充盛,不易感受他邪,然而在临床研究中多有脾土旺盛时出现消化道疾病,正气强而感邪,故存疑虑。本文分析了“脾胃”“正气”“邪气”之间的关系,认为正邪强弱是相对而言,只有做到饮食有节、情志平...
关键词:脾王 不受邪 邪正盛衰 
病后该如何补
《现代养生》2016年第13期19-20,共2页周一海 
平时感冒发烧后,人总会感觉疲劳无力,这时多数人都会煲些靓汤、喝些粥品补补身体。对于一些慢性病急性发作的人来说,也是稀疏平常的做法。似乎病后进补都是对身体有益的做法,那么,是不是所有病都要进补呢?还是有特别的进补方法?
关键词:人体正气 急性发作 健运脾胃 体质情况 益气健脾 健脾祛湿 调理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 邪正盛衰 气血阴阳 
中医心理病机之邪的分型探讨被引量:8
《时珍国医国药》2016年第4期925-926,共2页李世通 杜金全 王米渠 汪卫东 
文章从中医心理之"邪"的基本概念切入,明确把"邪"分为"思维之邪、想象之邪、七情之邪、需求之邪、自我之邪、行为之邪"6型,为完善中医心理病机理论和指导中医心理临床"祛邪扶正"治疗夯实基础。
关键词:中医心理 病机 邪的分型 邪正盛衰 教育治疗 
探讨中医心理病机之邪正盛衰被引量:7
《医学争鸣》2016年第2期73-75,共3页李世通 汪卫东 王米渠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177809)
在中医心理病机研究中提炼出邪正盛衰。本研究从邪与正的概念创新、常见要素切入,引申出邪盛不通则痛、正虚不荣则痛、邪正消长变化三个方面具体病机,为中医心理病机理论发展和指导中医心理临床祛邪扶正治疗夯实基础。
关键词:中医心理 邪正盛衰 不通则痛 不荣则痛 
基于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之肺肾气虚证型内涵的现代认识与实践被引量:6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年第5期521-528,共8页董竞成 张红英 魏颖 段晓虹 刘宝君 孙婧 吕玉宝 陈美霞 罗清莉 杜懿杰 曹玉雪 乐晶晶 徐一喆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No.2009CB523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17339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302931)
中医学中的“证”指证候,为中医特有,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以及患者当时所处特定内、外环境本质及状态的反映,它以相应的症、舌、脉、形、色、神等表现出来,能够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及病位、病性、邪正盛衰、病势等病机...
关键词:慢性炎症性疾病 现代认识 虚证型 肾气 气道 疾病发生 邪正盛衰 辨证论治 
中医的“八纲辨证”指什么?
《现代中医药(北京)》2012年第2期70-70,共1页
中医将疾病的病位深浅、病证性质、邪正盛衰、证候类别等情况归纳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的辨证分析方法,称为八纲辨证。
关键词:八纲辨证 中医 邪正盛衰 辨证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